弘道兴唐道家文化之精髓在社会中主导

王法主,道家文化之精髓在社会中主导,高明见于世。王远知(公元509年—635年),又名远智,字广德,琅琊人(今山东临沂),师从陶弘景祖师,上清茅山宗第十代宗师,被尊称为“升真先生”,后改谥曰“升玄先生”。他出身六朝名门世家琅琊王氏,其祖父、父亲皆担任过官职,与四朝朝廷保持良好关系,为上清宗在唐宋鼎盛时期奠定基础。

王远知少年聪敏,博览群书。在陈宣帝召请讲道后,他与隋炀帝建立了密切关系,并多次受邀入宫教导神仙之事。隋炀帝称帝后,再次请他出山,以玉清玄坛为处置之地。早在唐高祖李渊未起事前,他已秘密送符命予李渊,宣告李唐将得天命,为唐朝建立打下基础。

太宗登基后,将视王远知为功臣,但他坚辞不受,最终被迫归山。大唐贞观九年(公元635),羽化而去,享年一百二十六岁。追赠太中大夫,以示朝廷旌表。

我们知道,在南梁时期,由于佛教的兴起,对道教生存造成极大威胁。然而,上清茅山宗师陶弘景无奈之下,只能亲受佛戒,使道教得以延续。而王远知则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在三朝之间游走,最终获得了唐王朝的信任和重视,为道教在大唐被定为国教并迅速发展打下基础。他作为上清第十代宗师,对道教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其功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