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学校时,老师会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回答成为科学家。同学们和老师都会夸赞我的志向高尚。长大后,同事们会问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可能说是升职加薪,这样领导和同事们又会称赞我有进取心。不论小时候你梦想成就科学家,还是长大后追求的是金钱与地位,都被社会公认为一种生活的正确方式。如果你的答案不同,比如小时候希望成为富豪,而长大后的愿望却转变成了科学研究,那么周围的人或许就会对你嗤之以鼻。
这个问题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种共同的“人生观”?但不管是否存在这样的共识,对于每个人而言,它又如何重要呢?
回忆起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庄周——那个自由自在地漫游天下的哲学者,与他的朋友惠施——魏国相国、纵横家以及名家的创始人,在濠水桥边散步。当时的庄周看着清澈的小溪中游弋的鲦鱼,看着它们悠然自得地出行,他感慨道:“鲦鱼享受着自己的快乐。”然而,当他提出这一点时,他的朋友惠施便反驳道:“既然你不是鱼,你怎能知道鱼的情感呢?”
这段对话充满了逻辑性,但庄子并未被打败。他反问惠施:“既然你不是我,你怎么能确定我不知道鱼的情感呢?”两人的辩论展现了一种哲学思考,即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情感体验,因为我们无法穿越到他们所处的情况。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也逐渐学会了欣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再试图将所有人都纳入我们的认同之列。我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这就是庄子的智慧,也是我今天想要传达给大家的信息:每个人的快乐源于他们独特的心灵体验,不必去寻找外界的认可。你喜欢做什么?无论是攀岩、写作还是简单地阅读一本好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来定义他们生命中的意义。而这些意义,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不依赖于任何外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