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曾任周国都洛邑的藏室史。李耳博学多才,对礼仪有深入的研究,甚至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都曾向他请教礼节。
老子的晚年,在函谷关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据说,他在此地点化了守关将尹喜,并继续西行至盩厔,最终驻足于那片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这便是现在所称之楼观台。这座地方后来成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着历代文人墨迹共三百余座碑石。
老子去世后,被安葬于距楼观台八公里处的西楼观遗址。他的思想以“无为”为核心主张,以辩证法为基础解释宇宙万物变化,而其书中关于“道”的概念则被认为具有永恒且客观自然规律的地位。
老子的哲学不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与古希腊哲学并列构成了人类哲学两个源头之一。在道教中,他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思想也被庄子所继承,并融入儒家和佛家的传统之中,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