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智慧:无不为的宋瓷,探索道教文化与制器尚象
在宋代,瓷器艺术达到了极致,其宁静典雅、含蓄自然、清新质朴如同春水明月,绿云薄冰,让人遐想无限。人们既赞叹于完美,也思考背后精神世界,这是理解宋瓷精神的钥匙。郑樵在《通志》提出了“制器尚象”论,他认为创造瓷器既为了实用,又为了“有所取象”,即寄寓意境。而《易》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瓷则体现了中国艺术最高境界——道器合一。
随着偃武修文的国策和不断收缩疆域,宋人的心灵变得内向,使得宋文化温文尔雅、婉转妩媚、精致细密,其艺术特质转向注重意态神韵和典雅平淡。梅瓶以其小口、高颈、圆润肩部、中腹收紧及足部敛拢,如玉立美少女,娇艳而不轻佻、娇答而含羞,是端庄妩媚之美,让人神往。
通过造型提升到道的高度认识,可以看出宋代将日常生活必需品变为传播思想与文化物质载体。在战争频仍的情况下,无力对抗外敌,加上割地赔款等外交困境,使得唐人的豪情壮志消逝,而只剩悲凉气氛。此时,“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绪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即理学思想和无为观念。
理学思想使个体追求内心世界,从审美情感过滤至极致,不追求外在恢宏或炽热情感,而是深入探究某种心灵环境,以及细腻品味宇宙人生及历史。这也反映了修文偃武国策以及收缩疆域的心理压力,因此,在瓷器制作中趋势向内收缩,以控制空间尺寸。
釉色装饰则更显自然本真,对繁缛纹饰持鄙视眼光,将朴素自然之美作为最高审美标准。汝窑官窑哥窑釉色以天青最受推崇,因为它代表了天地本原状态,与“天法道”相符。而冰裂纹虽然起初是个缺点,却被化作独特美妙,比喻如冰裂开来形成的纹理一样晶莹透亮多变,更像晴夜闪烁群星般令人惊叹。
最后,最能代表崇尚天然真实之美的是烂若晚霞的钧瓷,它把自然与艺术融为一体,无一点人为痕迹,只有浑然天成的地貌。此乃超越物象深邃精神,与时代精神共鸣,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看待自己是否也能达到“制器尚象”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