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籍楚国,后因乱迁至宋国蒙城(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了庄子的文章风格,认为其文笔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如晚周诸子之作,无一能及。
唐明皇封他为南华真人,其代表作《庄子》被尊崇为《南华经》,并有多种版本流传。名篇如《逍遥游》、《齐物论》等,展现了他的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庄子不仅是一位深受社会困顿影响的思想者,他还是一个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在乱世中,他力图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愿意追求荣华富贵或权势名利。
他的学说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核心精神仍然是老子的哲学继承与发展。他提倡一种超脱尘世、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的一些观点,如朴素辩证法和主观唯心主义,有着显著的前瞻性,但也存在相对主义倾向。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庄子》是一本瑰宝,其文笔变化多端,以寓言故事形式表达,对后世文学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刘熙载所评:“意出尘外,怪生笔端。”此书分三十三篇,被视为道家的经典之一,在研究中国哲学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