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列子名列御寇,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封为“冲虚真人”,宋徽宗封为“致虚观妙真君”。相传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冲虚至德真经》前有《列子传》,谓其“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
他的学说,被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他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一直到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而去则草木皆落。
他主张应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以亡!”并且认为应顺应大道,对待一切事物淡泊名利,不将不迎,只管胜过,而不伤害其他东西。这也体现在他对食物的态度,他拒绝了郑国暴虐的执政者馈赠的粮食,因为穷却面带饥色。
他的思想影响深远,有许多版本流传下来,但最早存活下来的只有刘向整理后的八篇。他的一生充满神秘色彩,即使是在自己的故乡,也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但他的思想成果,却被后世广泛认可,并与庄子的思想一起,被称作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