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校园里的“隐形人”。每当同学们聚在一起,热情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或者下一次的体育课时,我总是悄无声息地躲在一旁。他们都知道,如果成绩不行,就会被大家称作“坐便器”,而我就是那个学校里最典型的例子。
记得初中那会儿,我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我并不擅长学习,每次考试结束后,我的书桌上总是堆满了未做完的题卷和发黄的笔记本。而我的班级同伴们,他们似乎天生就是学霸,每个人都能轻松掌握任何知识点,而我却总是在他们之后。
高中时代,这种差距变得更加明显。每当老师布置作业,我都会感到心如石头;而我的朋友们,他们则像过山炮一样快速解决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拿高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读书,但这种自卑感并没有阻止我继续努力,只不过努力变成了避免失败。
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但这段经历一直影响着我。在学校里见面时,同学们仍然习惯性地忽略或侧目看待我,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被边缘化和排斥的情绪。当有人问起我的专业方向或未来规划时,我常常回答说“我还在探索”,实际上心里想的是,“你不知道,那些‘好学生’其实也很焦虑。”
然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心灵战场上,只有成果才是王道。虽然别人可以用功取得成功,但对那些成绩平平的人来说,我们只能选择忍耐,因为我们知道,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所以,当有人把“坐便器”这个词挂在口头之上了,也许应该反思一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某些人的那样容易成功,有时候,即使不再是我,也可能还有其他隐藏在角落的人正默默付出着。但只要有勇气去尝试,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尊重。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面对这样的命名——学校成绩差当公共坐便器——我依旧坚持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