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是汉族民间传统的一种岁时风俗。在这一天,要送走穷鬼,反映了汉族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送穷办法,但寓意基本相同,都在于送走穷鬼。古代人们相信,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初六是“六畜之日”,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活动和禁忌。正月初六被认为是下田备春耕、开始工作或做生意的起点,也是大扫除和祭拜厕所神明的重要日子。
广州汉族民间流传的一首习俗歌中提到了这一系列活动:“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这说明大年 初六求顺扔穷鬼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那么,“ 穷神”到底是谁呢?据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记载,“高阳氏子瘦约”,即颛顼高辛时宫中生的一个儿子,他不穿完衣,被称为“穷子”。宋朝文献记载他死后被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以后,“ 積神”就成了人人害怕的存在。
这个习俗在唐代非常盛行,大文学家韩愈还写过《送穷文》,而诗人姚合也写了《晦日送穷三首》来表达这种风俗。在宋朝以后,这种风俗依然流行,并且逐渐演变成一种更复杂的情感和信仰体系。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学习道教文化中的各种仪式和修炼方法来理解并参与这样的传统活动。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品交换,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提升,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人类历史,以及与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