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志诚,字信甫,号洞明子,是一位在金元时期活跃的道家人物。他出生于钧州阳翟(今河南禹县),后来被蒙古太宗五年(1233年)的战乱带到太原。14岁的他被虏至外地,但幸运地得以幸存,并由一位姓强的大族收为养子。在养父的庇护下,祁志诚学习了全真教的教义,并最终成为全真教的一名高级修行者。
祁志诚在山水之间游走,为人治病,同时也传播道德和智慧。他在金阁山建了一座道观云溪观,不仅修身齐家,还致力于治国之术。中统三年,他接受了丞相安童的请问,并以“身正则影正”等言论影响了元世祖忽必烈。
至元七年,朝廷赠予他的师傅宋披云谥号“玄通弘教披云真人”,并将其所居的金阁山云溪观升格为崇真宫。次年,他被授予“诸路道教都提点”的职务,再次晋升为“玄门掌教真人”。至元三十年,祁志诚逝世,其遗容引发远近百姓奔走悼念。
祁志诚著有《西云集》三卷,其中包含了他深邃见解,如“闲把一瓢盛海月,常垂两袖舞天风”,展示了他的博学多才和内心世界。此外,他还留下了一系列关于修行、治国和人的文章,这些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