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评话

历史溯源扬州评话是以江苏省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苏北地区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兴起于清初,不久就形成了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荣局面,独步一时的书目有《三国》、《水浒》等10部,身怀绝技的著名说书家也有20人之多。到了乾隆年间,有的艺人根据自己的生验加工充实传统节目,有的则创编新书。如屡试不第后成为扬州评话艺人的叶霜林把自己的遭遇和激愤心情寄寓到《岳传》中,说演《宗留守交印》声泪俱下,感人至深;浦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编说《清风闸》,塑造了以皮五辣子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影响深广;艺人邹必显独创新书《飞跎传》,讽刺嘲笑的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者的心声,丰富了扬州评话的表现内容。

在明代万历以后,即有评话艺人活动于南京。清代,扬州评话随着扬州经济的繁荣、交通的发达而开始在扬州流行,并且已具相当规模。雍正时已书词到处说《隋唐》,英雄好汉各一方。及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据仪征李斗乾隆六十年(1795年)成书的《扬州画舫录》记载,扬州评话书目丰富,长篇说部有《三国志》、《东汉》、《水浒记》、《清风闸》、《善恶图》、《靖难故事》、《飞跎传》、《扬州话》等,其中《清风闸》由浦琳(天玉)以己所历之境,假名皮五来演述。嘉庆之后,因漕运改道,盐 政改革,扬州失去 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三年(1853年),扬州成为江北军事前哨,扬州的评话艺人,为生计随当地富商豪绅躲避避战乱,东迁泰州、东台一带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盐城等地谋生。由于演出地域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 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 至200余人,扬州评话在 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同治三年(1864年)以后,扬州经济有所恢复,社会趋于安定,在里下河地区谋生的一批艺人,经过了激烈的竞争锻炼返回扬州,扬州评话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清末,苏北运河淤塞,江南铁路通车,扬州评话向江南发展,并促使评话艺人队伍又一次增加。据老艺人回忆,当时在各地说书的艺人有300人左右,其中仅说《三国》、《水浒》的就有近百人。艺人为争取听众,不断更新书目内容,提高技艺,在书词中大量补充社会生活内容,增加各色市井人物,并在说表艺术上努力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特色。

辛亥(1911年)以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向南京、上海及江南开拓,一江之隔的镇江,由于交通便利,语音相同,群众习尚一致,且后来一度成为全省的中心,许多评话艺人争相到那里献艺,一时名家荟萃,成为扬州评话的第二根据地。据统计,是时镇江供评话演出的书场达38家之多,常年吸引了差不多所有说扬州评话的名家。

26年冬,扬州沦陷之后,扬州评话的一些名家相继去世,有的到上海谋生,有的转业。在扬州献艺的艺人人数日减,且书艺平平,再加经济萧条,百业凋零,听众已无心听书,书场纷纷歇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并没有根本的起色,至成立前夕,原有二三百人的艺人队伍,包括散落在各地的,仅剩40余人;一些传统书目如《飞跎传》、《扬州话》、《东汉》、《飞龙传》等相继失传。

成立后,扬州评话得到了的重视和扶植,艺人被陆续组织起来。1956年曲艺艺人登记时,分布在南京、扬州、镇江、泰州、海安、东台、南通、淮安和上海的扬州评话艺人增至87人。登记后,有扬州评话曲种的各地的曲艺团曲艺组相继建立,招收学员,传艺授业,使扬州评话艺术后继有人。扬州评话艺人除了说传统书目外,还努力改编上演《烈火金钢》、《红岩》、《林海雪原》、《小二黑结婚》等新书目,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会演、调演。表演艺术也吸收电影、戏剧的一些手法,加以变革。艺术特色扬州评话在艺术上以描写细致、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头绪纷繁而井然不乱见长,表演讲求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艺人在创作和表演中还十分注意渲染扬州本地的风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说表扬州评话的说表,有方口与圆口之分。方口语句整齐,富有节奏感;圆口近似生活语言,较灵活,一般方口、圆口兼用。其表演动作幅度较小,通常身子不偏出书台桌角,两足不露出书台桌围,与说表结合,在满足听众听觉需要的同时,又给予视觉的满足。经过几代艺人的发展创造,到清代末年,形成了以充分发挥语言功能,说表细腻、动作传神、着意刻画人物为基本特色的艺术风格。在表述当时当地情景,揭露事件矛盾冲突,刻画书中各色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等方面,都能细致入微,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对于书中人物,尤擅长以扬州市井小民为对象,刻画和塑造书中当时当地的各种小人物,诸如衙役、书吏、丫环、使女、贩夫、走卒、堂倌、屠夫,使之入木三分,呼之欲出。对书中环境的衬托,大量插入当时扬州的建筑设施,民风习俗,赋予书目内容以地方和时代特色。这种以富有表现力的扬州方言,通过口头说表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艺术手法,艺人统称为表,有表是书中宝之说。在这基本艺术风格前提下,艺人还根据自己的艺术修养、见闻、阅历和身材素质,创造自己的艺术特色。同时也运用手势、身段、步法、眼神,表情讲究演示虚神;对描写人物强调寓神于情,不追求形似。艺人扬州评话艺人在艺术实践中创造了各自的艺术特色,也形成了各自的传授系统。以跳打水浒闻名的邓光斗去世后,其子邓复堂继承书艺,为后来堂字辈《水浒》评话艺人的祖师。与邓复堂同时说《水浒》的著名艺人宋承章,为后来章字辈《水浒》评话艺人的始祖。王少堂继承邓、宋两门书艺,兼取各家之长,致力刻画历史人物,描绘三教九流,借助丰富的生活积累来塑造形象,经过长时间的钻研、变革、发展,形成个人说表细腻、神采夺人,具备甜、粘、锋、辣的独特的白描艺术风格,成为扬州评话界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派《水浒》并世驰誉书坛的还有马派《水浒》。马派书艺也是师承邓、宋两门,以能说前、中、后《水浒》著称。被清末桃潭旧主《扬州竹枝词初稿》誉为粲花妙舌吐珠玑的李国辉,编演了以文说为主的中《三国》,和当时以武说为主的《三国》名家孙玉良、孙玉华弟兄各成一派。李国辉教的八个学生有八骏之称,其中康国华造诣最高,为康派《三国》的开山祖。与李国辉齐名的另一位说《三国》名家蓝玉春,继承发展了乃师孙玉华武说的特长,为蓝派艺术创始人。蓝派和康派形成了现代扬州评话《三国》的两大基本流派。李国辉的关门徒弟吴国良与其子吴少良,对文、武两派兼收并蓄,形成了非康非蓝,亦康亦蓝,文武相济的艺术风格,同行称之为吴派。同时,说其他书目的评话艺人中,也涌现了不少杰出人才。如说《八窍珠》的朱德春,说《绿牡丹》的郎照明、郎照星,说《西游记》的戴善章,说《彭公案》的王健章,说《施公案》的樊紫章,说《万年青》的李国贤,说《飞龙传》的邹灿章、邹灿文,说《东汉》的王鸿儒,说《唐书》的张少南、张子南,说《济公传》的吴小良、林笑龄等,都各有专长,各具特色。

嘉庆之后,因漕运改道,盐政改革,扬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扬州评话听众锐减。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扬州成为江北军事前哨,当地富商豪绅为避战乱,纷纷东迁泰州、东台一带经营。扬州的评话艺人,为生计亦相随至泰州、东台演出,有的更向里下河地区的高邮、兴化、宝应、盐城等地谋生。演出地域扩大,从艺人员很快由原来在扬州时的几十人增至200余人,扬州评话在苏北地区扩大了影响。节目扬州评话的传统节目分为三类,其中包括讲史演义类的《东汉》、《西汉》、《三国》、《隋唐》、《水浒》、《岳传》等,公案侠义类的《绿牡丹》、《八窍珠》、《九莲灯》、《清风闸》等和属于神话灵怪类的《封神榜》、《西游记》、《济公传》等。成立后,整理出版了王少堂的长篇《水浒》,即宋江、武松、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出版了《扬州评话选》和《扬州说书选》,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根据小说编演的《烈火金钢》、《林海雪原》、《红岩》和夏耘等创作的《挺进苏北》、李真创作的《广陵禁烟记》等一些长篇和中短篇书目。这一阶段的著名演员有王筱堂、王丽堂、俞又春、李信堂和惠兆龙等。代表人物王少堂人物简介

王少堂(1889~1968)评话艺术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为扬州评话艺人。他是“王派《水浒》”的代表人物,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

王少堂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扬州书坛崭露头角。20岁时成为扬州评话界四大名家之一。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继承父亲的书艺,而且继承了伯父的优点,并且兼收同行之长。先是在家传艺术的基础上,以说演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的武松故事为主,完善为十回的篇幅;后又说演《水浒》中的宋江故事,使之也成十回,并于20世纪50年代,将两部曲本整理出版。同时,他又把《水浒》中的石秀与卢俊义两个人物的故事编成扬州评话说演,从而使《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成为以他为代表的扬州评话艺术的代表作,人称“王派《水浒》”。他的表演,说表细腻、形神兼备、张弛有致、 口齿清雅,人称其艺术“细致而不累赘,壮美而不粗疏”,赢得了“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的赞誉。

说唱特点

“王派《水浒》”说演的特点,是以人物结构故事,通过四个主要人物,串连整个《水浒》的内容;特别是对原著中所没有或简单交待的事迹加以丰富,对前辈的书艺进行扩展,使之更加完整和丰满。

他的儿子王筱堂,孙女王丽堂,均是扬州评话表演的名家。特别是其孙女王丽堂由于直承祖父书艺,在祖父“甜、粘、锋、辣”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说演更脆雅,语言更洗炼,有“秀口”和“盆豁桶倾一串珠”之誉。从而使得“王派《水浒》”的拥有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王派《水浒》”艺术世家。

“王派《水浒》”不仅艺有传人,而且艺术资料的整理保存较为完整。1954年,为他配备专人,录制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的全部书目,并翻记成500万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组织力量,先后整理出版了他的扬州评话《武松》、《宋江》。1989年和1995年,中国曲艺出版社和江苏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王丽堂演出本《武松》(上下册共十回)和《宋江》(上下册共十回)、《石秀》(十回)、《卢俊义》(十回)。人称“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四个十回书’”。马伟人物简介

马伟,著名扬州评话演员,专攻王派《水浒》的《武松》、《石秀》、《卢俊义》传统书目,先后为多位国家表演过扬州评话。 是当代扬州评话著名表演艺术家。

主要经历

马伟先后创作《京都奇案》、《国话》、《明朝那些事儿》等节目,先后获得第三至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参与创作表演的中篇弹词《盛世红伶》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节目奖,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年曲艺人才。传承意义扬州评话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演出队伍萎缩,听众老化,书场陈旧,后继乏人,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亟待有效保护。

扬州评话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表演上善于借鉴吸纳兄弟艺术的长处,注重的运用。部分作品塑造了一批社会底层人物形象,影响深广并将讽刺嘲笑的矛头直指统治阶级中的显赫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压迫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