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德道经与论德的深度悲哀时我们不禁反复思考为什么说比起老子庄子其悲哀之情更为沉重

庄周,宋国蒙地人(今河南商丘人),生活于战国中期,约当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他的生涯充满了贫穷和挣扎,他曾做过地方小吏,一生都未能摆脱困境。有一次,他向监河侯借粮,但监河侯只答应在收完租后再还给他。而庄子却请求一瓢水来救一条被车辙沟里的鱼,这让鱼说等到他挖好的河时自己已经变成了干货。这段经历彰显了庄子的幽默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庄子》是一本集结了庄周及其同代人的著作的书籍,其中许多观点虽然奇特、离奇,却又深邃而富有哲理。书中的道理如同广阔无垠的海洋或深不可测的洞穴,常令人感到言辞虽尽而余味无穷。

相比老子,庄子生活在一个更加动荡不安的时代。他见证了更多激烈与残酷的争斗,以及诸侯之间不断的地盘扩张与人口大规模牺牲。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像是在一个巨大的靶场上求生,而他们的一天就像悬挂在梁上的生命一样艰难。而且,在这个没有真理,没有是非的地方,即使偷窃也会遭致死刑,而篡夺国家则可轻易称王称臣。

学者间关于这些问题讨论得十分激烈,就像是风起云涌,或是鸣叫的小鸟,不仅毫无意义,也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庄子用“锁箱捆绳”的比喻形容那些害怕小偷却放任大盗的人们,他们不仅拿走物品,还担心别人锁得不严捆得不紧。

例如齐国曾经由姜子牙后裔治理得井然有序,但突然田成子杀掉君主并夺取整个齐国及圣人的法令制度,从而证明圣人的智慧不过是为权势者准备的一份礼物。历史上的贤明之士提倡仁义,其实也是为了消除仇恨;然而他们自身却也被卷入权力的漩涡,被奉为符合仁义的人物。此刻谁掌握权力便有人吹捧其行为符合仁义标准。

根据庄子的看法,圣人的智慧与贤者的才能正是导致世界混乱的根源。他认为圣人们通过提倡仁义礼制,让人们意识到了好坏、君子小人的区分,并促使大家发展智慧互相竞争,最终造成了一种社会状态,这一切都是由于圣人的错误所致。当思想家们闭嘴时,大盗才会停止行动,只有这样人民才能恢复本性,不再争斗战争。

相较于老子的愿望,小国寡民,庄子的追求更远达到了原始社会,那里人类和动物共处平等。在这方面,与老子的不同之处,更显示出庄子的反对文明进步的情绪强度。他以一个种菜老翁例证说明,即便可以使用机械简化劳作,如桔槔取水,却宁愿选择繁琐多余,因为机械化带来的效率提升可能引发新的心机与斗争欲望。这体现出了他的批判精神,对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变化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