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为有为之道南华真经注疏卷十三

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注〕宥使自在则治,治之则乱也。人之生也直,莫之荡,则性命不过,欲恶不爽。在上者不能无为,上之所为而民皆赴之,故有诱慕好欲而民性淫矣。故所责圣王者,非贵其能治也,贵其无为而任物之自为也。

〔疏〕宥,宽也。在,自在也。治,统驭也。寓言云,闻诸贤圣任物,自在宽宥,即天下清谧;若立教以驭苍生,物失其性,如伯乐治马也。

在之也者,以防人心易移;宥之也者,以免德行过度。此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疏〕性者,是禀本然的理;德是功行显现的名;故致于“宥”与“在”的言论,以防止心性的流转和德行的过度。此乃古今一法,无始无终。

如果不让自然发展自由,而是用强制来约束,那么必将导致人的本质受损。如果不恰当地处理事务,又恐怕会造成后果无法挽回。

〔疏〕此乃尧、桀两代对待百姓的不同态度,其结果各异。尧使人欣赏自然,使他们安于自己的本质,而桀却迫使人们忍受痛苦,使他们远离了自然状态,这样的人类便失去了平静的心灵和快乐的生活了。

因此,只有忘记奖励和惩罚才能真正达到安定。这是因为奖励和惩罚只是表面的东西,它们并不能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而只有通过内省,可以找到真正的心灵满足感。当人们能够摆脱外界干扰,让自己顺应自然规律时,他们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宁静与幸福。

然而,从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忙碌于追求荣耀和利益,我们完全没有时间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很难获得真正的心灵满足感。这正如《老子》中所说:“知我谓我聪,有智谓我慧。”这说明即便拥有知识,也难以避免被世俗价值观影响,从而失去了纯真的自己。

因此,如果想要实现个人修养,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念,不再追求那些外部来的荣誉或财富,而应该回到内心深处寻找那份永恒且不可替代的情感满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使身处逆境,也不会感到痛苦,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那种超越世俗世界的情绪调节能力,并且依靠这种能力,我们可以保持一种宁静的心态,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受到动摇。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秘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试图理解他人的情感与需求,同时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力,这样才能避免被社会压力所左右,从而更加接近真实的自己。在这样的道路上,每个人的旅程都是独特且充满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一定能发现那个属于每个人的永恒真理——只有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完美——那就是信任你的直觉,与你的身体紧密相连,并专注于你内心的声音。不管未来如何变幻,都不要放弃这条路,因为它是通往你最真实自我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