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字子房,是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人)的哲学家,他生活在战国中期,大约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3世纪初。尽管他曾经担任过地方小吏的职位,但他的生活依旧充满了贫困和艰难。在一次向监河侯借粮的请求中,庄子表现出了他的幽默感,当时他用一瓢水去给路上车辙沟里的一条鱼,而那鱼则反问说等到他挖完河之后,它就会变成干鱼。这段故事展示了庄子的智慧和幽默。
《庄子》这本书是由庄周及其同代人所著作的集结体裁,其内容主要基于这本书来理解我们今天所说的庄子的事迹和思想。《庄子》的许多论述似乎荒唐、不近情理,没有倾向,不着边际,这些道理就像广阔无垠的大海或深不可测的深渊,使人觉得言辞虽然尽之而余味无穷。
与老子的时代相比,庄子的时代更加混乱。老子刚开始提倡“无为”,到了庄子的时代,这种争斗已经变得更为激烈且残酷。从百余个诸侯国减少到十几个,其中只有七个强大国家不断进行战争,有些统治者将人民视为草木般轻易处置,就像割草一样残害着生命。世界仿佛成了一个大靶场,只有侥幸生存的人才能幸免于难。而人民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倒悬在梁上一样艰难,没有真理,没有是非。
学者间争论也愈发激烈,庄子形容这些争论如同大风起一起万窍发声,又如要出壳的小鸟鸣叫,不仅没有意义,就是毫无济于事。他以此比喻那些对小偷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箱物,却无法防止大盗抄劫整个家中的情况,如齐国君主被田成子杀害后,将齐国及圣人的法令制度一起篡夺。这显示了圣人的智慧不过是一份丰厚礼品给予他们,而他们却能够长期统治。
根据庄子的观点,圣人们提倡仁义并非为了消除仇恨,他们甚至连仁义都一起偷走了。谁有权势,就有人吹捧他的行为符合仁义。他认为圣人的智慧和贤者的才能是天下祸乱的根源。
老子只是向往小国寡民,而庄子甚至希望回归人类与禽兽共居的古代状态。他对文明成果持有更为激烈批评,并认为机械化工具,如桔槔,用起来会导致人们心机重复使用,以此作为对人类争斗欲望的一个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