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松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古语云:“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铜仁的确很美,除了秀丽迷人的锦江,更有那号称“梵天净土,人间桃园”的静谧与神奇。 铜仁地区有着悠远的文明史。作为沅水上游重要支流的锦江,明清之际已经是贵州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2009年9月至10月,因芦家洞水电站改扩建工程,贵州省考古所对工程涉及地区进行了历时40余天的调查与勘探,发现锦江流域古代文化遗存多达20余处。这一发现,不仅将锦江流域的文明史一下子提前了3000多年,也对铜仁何以会成为黔东重镇,留下那么多明清时代的文化遗产,从文化积淀的角度作出了注释。 在铜仁诸多名胜古迹中,位于市区东隅的东山,被誉为市区第一胜境。新编《铜仁市志》赞其为:“寄情的最佳宝地,育志的最初摇篮,乡曲的最高音符。” 占地26000平方米的东山,拥有各类古建筑1400平方米。自明朝正德年间修建“澄江楼”、“川上亭”后,东山古建筑相继拔地而起。明嘉靖时建“大观楼”,清顺治时建“双峰阁”、“兼隐庵”。乾隆年间于山巅建“东山寺”,道光时再建“奎星阁”。临江绝壁,山势巍峨的东山,林木苍蔚,古建群隐,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明代铜仁籍进士陈珊的《晚登东山》诗云:“向晚东山寺,徘徊著意看。雨余城廓净,月上浦烟寒。胜友期相会,高谈兴未阑。一声清夜馨,身在碧云端。”一首五律,清晰地道出了东山神韵。 2006年,东山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明清始建,之后陆续修葺的亭台楼阁外,建于明国元年(1912年)的“光复纪念碑”和1939年在其基础上修建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也受到各界瞩目。 然而,同属于东山古建筑之一,位于东山东部山脚的飞山庙,熟知它的人却不多。 飞山庙又名威远候庙,据称系供奉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的寺庙。杨再思为唐末五代靖州“飞山”峒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读史方舆纪要》、《通鉴》、《靖州乡土志》里却不少关于他的记述。 最早的飞山庙建于飞山绝顶,大概有与其“飞山太公”之名有关,南宋淳熙十一年(1185年)靖州知州孙显祖始将庙移至州城西门外。由于杨再思及其后人在湘黔一带影响很深,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多有飞山庙建筑。 贵州境内的飞山庙以铜仁、锦屏、岑巩的规模较大,也较为著名。几处飞山庙大都建于河岸上,含有当地群众祈求“保佑”水上运输平安畅通之意。 铜仁飞山庙是贵州同类寺庙中最大的,共有二座,其中一座位于在北门城外,已毁;另一座即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仁东山古建筑群东部的山脚下,此前损毁亦较严重,唯戏楼的主体建筑保存尚属完整。 铜仁飞山庙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据称为当地土官李椿营造,万历末知府陈以耀曾重建。原庙虽不复存在,但从3000余平米的占地面积与残存建筑看来,当年的规模相当可观。整个庙宇为三进院落,依山就势梯级上升。现存的戏楼规模宏大,构建奇巧,前有门楼,入内为看戏的场院。楼为两层民居高的清代传统建筑,分上下两部,上为演出戏台,下为过道或休息厅,楼后及两厢为回廊形木结构房宇,总体风格与湘黔交界地区的古戏楼风格一致。直至清末民初,该戏楼仍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当地年纪较大的群众接受采访时称,早年戏楼不仅演出传统戏剧,也时常演出黔东地区盛行的傩戏,深受群众钟爱。 2010年5月,贵州省文物局、铜仁地区文化和体育局组织专家,在贵州文物保护中心的主持下,完成了《贵州铜仁东山古建筑群飞山庙一期工程现状勘察报告暨抢险加固修缮设计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飞山庙戏楼将进行有计划的抢险加固修缮,修缮总面积达414平方米。是项工程对改善东山古建筑群的保护条件和环境,增强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铜仁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铜仁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无疑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古建筑群组成部分的铜仁飞山庙,将以新姿展示给四方来客。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铜仁飞山庙不仅是研究湘黔地区少数民族源流史的重要物证,更是黔东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交流的产物,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及社会发展信息,是研究隋唐五代时期贵州史的重要物化资料。飞山庙戏楼是具有多元地域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艺术,早年常有傩戏演出,在某种意义上,曾是当地展现傩文化的一块重要阵地。 近年来,关于杨再思其人的评价,学术界出现了一些争论。站在维护历史真实的角度,这样的讨论当然是有益的。但就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言,作为国保单位东山古建筑群一部分的铜仁飞山庙,实在是一笔值得我们关注的历史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