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如何看儒家庄子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儒家真是无为而治的大明星

老子庄子如何看儒家?庄子: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的儒士

在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时代,少年孔子站在泰山之巅,望着大周的方向,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年孔子的风华正茂,他所赞叹的大周文化当然有很多方面,其中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以降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周易等。

因此,大 周的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是要拜会求教的。何况老子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般存在。孔子一生多次问道于老子。其中第一次问道,孔子年仅17岁,而老子37岁。此时,大 周地位江河日下,礼乐崩坏。周文化还有多少人信?礼乐还有多少作用?

但是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他已将礼乐视为道德的桥梁。作为周文化的真正继承者和守护人 老子的确知道礼乐是道德桥梁,因此 孔子的问题与回答形成了互动:

孔问礼 老教;

孔问道 老重点教!

然而老子的对待礼乐有着深刻认识,他因此提示孔:“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也就是说旧事物已腐朽,如果没有内在精神追求,那么历史上的形制文化便走向僵化。而且,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如此,这些形制文化并不是本性的表达。

所以重外在而不知内在推行禮樂倡导仁義却不知無為而治实离真理远去。这实际上就预示了后来儒家与道家的冲突和分裂。

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云:“世之学老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氏。”以至后来人们常说,“天下莫贱于两个头”,这两头即指的是水火不容的情景,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否真的如同水火不能共存一样?

庄子的笔下对于儒家的态度既有褒扬也有批判,比如他笔下的孔夫子的“好学敏悟”也有“狼狈不堪”,同时他也批判的是伪善假仁假义以及末节化甚至歪曲化后的所谓儒家。

比如他的故事中讲到两个 儒生的盗墓行为,他们面对风起云涌的情况,还能高声诵诗经,这种背面的行为背后隐含着一种讽刺和揭露,对于那些满口仁义但行为龌龊的人们进行辛辣打击。

最后,还有一则故事很精彩——庄曾见鲁哀公,说鲁国虽然有许多名叫先生的人,但实际上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和实践这些价值观念。他解释说:“我听说过,有些穿戴得体的人懂得天时地利,有些穿鞋方正懂得事务安排。但君主若果真相信这些原则,那么全国都应该禁止任何没有这一点的人穿戴这种服饰!”

这样一来,在整个国家里,只剩一个人敢于穿戴这样的衣服,并且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并给出合适答案。当这个人的身份被询明之后,他竟然是一个拥有深厚知识和能力的大丈夫。在此之后,没有其他人才敢再穿着这样的衣装了。这就是为什么庄认为只有一位真正可称作"士"的人留存下来,而非像鲁国中的众多自称"士"者的情况。

通过以上几段,我们可以看到 庄子的批判并不针对所有或所有形式的“士”,他批评的是表面的虚伪,与内心相悖的一切;认可的是那些能够将 道德原则融入生活实践中,不论他们是否身著官袍或宗族衣衫的一群人;认可的是那些能够将自己根植于大自然法则,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无论他们是否接受过正式教育或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一群人。

最终,它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事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当我们谈及“士”、“哲学”、“政治”等概念时,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并不关于外表或仪式,而是在于个体的心灵状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到社会结构及其发展路径。而这恰恰也是《太极图书馆》的核心思想之一 —— 无为而治 —— 在其中,它强调个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强加意志,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纯净,使自身成为宇宙万物变化演变的一个小部分,而非试图支配一切,或让世界完全围绕自己转动。这便是一种超越世俗纷争,将宇宙生命全境联系起来统一思想,让人类心灵达到平静宁静状态,以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智慧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