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如何看儒家?庄子:据统计鲁国只有一个真正的儒家
在古代,孔子的风华正茂之年,他曾站在泰山之巅,仰望着大周的方向,对周文化赞叹不已。孔子所称道的周文化,不仅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人的贡献,还有他们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和周易等。
因此,当时的大 周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会前往拜访孔子,以求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指导。老子的存在就像一条神龙,看似短暂,却又不可预测。他对孔子的提问是多方面且深刻的,其中第一次问道发生在两人年龄差距较大的时候——孔子17岁,老子37岁。
当时,大周的地位日渐衰落,礼乐制度也开始崩坏。然而,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他仍将致力于推广礼乐,只是他已经将其视为道德桥梁了。这一点与作为道教继承者和守护者的老子的认识相呼应。
老子对于礼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他向孔提出:“你所说的这些,是人与骨头都已经腐朽,只剩下声音。”这意味着旧有的形制文化如果没有内在道德的支撑,就会走向僵化。
从根本上说,这些形制文化并非本质上的道德。在这个意义上,与后来诞生的儒学相比,老子的指导可以被看作是对早期儒家的基本观点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司马迁在《史记·老 子列传》中写到:“世之学 老 子者,则绌 儒 学,而儒 学亦绌 老 子。”这表明历史上儒家与道家的关系总是互相贬低,并且常常出现水火不容的情况。但究竟是否真的如同“道不同,不相为谋”呢?
庄子的态度则更加复杂,有褒有贬,有扬有抑。他笔下的孔子は既被赞誉为“好学敏悟”,也有“狼狈不堪”的描写。而他的批评,也不是针对所有后世所谓的儒家,而是在批判伪善、假仁假义,以及那些歪曲了真实意涵的手法和行为。
比如,他讲述了两个悍匠盗墓的情景,其中一个小匠说:“天快亮了,我们还没解开裙襦,但口中却有一颗珠。”另一人高兴地背诵了一句诗经:“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而不布施死何含珠?”两个人虽然装扮成士人模样,但夜间偷窃墓穴的事情暴露了他们实际行径中的龌龊和虚伪,这也是庄子的讽刺手法之一。
还有一个故事,在鲁哀公面前,说到鲁国只有少数真正懂得内心智慧的人,而绝大多数穿戴着外表仪式感但缺乏真理的人。鲁哀公疑惑,因为全国家庭似乎都穿着那样的服饰。但庄祖断然指出,那些只追求外表而未必了解内心智慧的人是不值得尊敬或效仿的人。如果君主想要区分谁真正能掌握内心智慧,那么应该处罚那些无知者至死,从此之后,便再无敢轻率使用这种象征性的衣物。此举果然让整个国家里除了一个人以外,没有任何人敢再穿戴这样的装束。那个人站立于宫门前,被召见以讨论国家事务,其回答流畅连续,如同滔滔江水,无尽可闻。庄祖于是说道,“所以说,在鲁国竟然只有一个真正懂得事务的人。”
通过这些故事,可以看出庄子的批判对象并不只是形式上的儒家,更是在乎的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缺失共鸣的地方。而他的目的是要揭示那个时代许多人们误以为拥有真理却实际上空洞虚伪的地方。在这一点上,他其实是在寻找一种超越形式主义,将理论联系起来,使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指导原则。这便体现出了他对于“真正”的认知标准,即即使身披俗袭,也能保持纯净的心灵并展现出高尚品格。在这种意义上,与他同时代甚至之前后的各种思想体系进行比较,都能够发现它们共同探索的一个主题:如何找到那种能够赋予生命意义以及引导人类行为正确方向的事物,无论名叫什么,它始终是一种关于精神世界最核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