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庄子儒家那就像鲁国只有一位大师别的还用说吗

少年孔子站在泰山之巅,望着大周的方向,赞叹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当年孔子正值风华正茂,他所赞叹的 周文化当然有很多方面,包括文王、武王、周公等以降传承下来的周制、周礼、周易等。因此,大周的图书馆负责人老子一定是要拜会求教的,何况老子是“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般存在。

孔子一生多次问道于老子。其中第一次问道,孔子年仅17岁,老子37岁。此时,大周地位江河日下,礼乐崩坏。 周文化还有多少人信?礼乐还有多少作用?

但是孔子坚信,即使到了晚年,孔子的心志仍未改变,他仍将礼乐视为道德的桥梁。作为 周文化的真正继承者,是道脉的守护人和传承人,有了这层理解,我们可以看到 老子的角色在这里。

作为 道家的代表人物,对于礼乐教化有着深刻认识,他因此提示孔夫子的:“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而其言在耳”。也就是说 旧事物已腐朽,如果没有道德灵魂,就走向僵化。

从根本上来说,不管是形制文化还是儒学,它们并不是本性。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司马迁在《史记·老子列传》云:“世之学老 子者,则绌儒学,而儒学亦绌 老 子。”这是因为他们各自追求的是不同的本质目标和生活方式。

庄子的对话中批判的是后世世俗化、末节化、虚伪化甚至是歪曲化的一些行为。他反对的是那些伪善假仁假义的人们,他们背后的动机和行为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仁义。在他的故事中,“儒士盗墓”、“青青麦生于陵陂”这样的寓言故事都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某些现象,让人们看到了表面的光鲜与内在真相之间巨大的差距。

最后,在鲁哀公面前谈论到鲁国只有一个真正懂得仁义的人,那个人穿着儒服而立于公门之下,被庄子的智慧点破,使我们明白他并不针对所有穿着儒服的人,而是在挑战那些表面文章却缺乏实际能力或品质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以及他对于真实意味的问题态度——无为而治,无为而有,为世界带去平衡与谦卑,同时又保持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观念不被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