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赵明诚著李清照整理金石录

南宋赵明诚著、李清照整理《金石录》

赵明诚(1081-1129),字德父(或作德甫、德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名臣赵挺之之子,自幼博览,尤好古器字画及碑铭之刻。其妻李清照(1084一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学者李格非之女,后世词名特盛。中原安定之时,夫妇二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搜访法书名画、古器碑版甚多,藏之“归来堂”。对此,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说:

(新婚之初,赵明诚为太学生时)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赵明诚)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 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赵挺之)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三代奇器,亦复市易……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正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厨,薄甲乙,置书册…… 可惜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经历靖康之乱,异地相隔。建炎三年,赵明诚不幸病故,李清照南下,归来堂文物不断散失。

赵明诚所著《金石录》三十卷,仿欧阳修《集古录》之体例,内容“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其书乃赵明诚积二十余年之精力,“吐丝”结成,有金石跋尾五百零二篇,至其弥留之际方初具规模。赵明诚卒后,李清照携带该书遗稿,颠沛流离而南下。绍兴二年(1132),李清照寓居临安,开始着手对《金石录》遗稿进行整理,并撰写了《金石录后序》,详细记述了成书经过。直至绍兴十三年(1143)、李清照将《金石录》三十卷表上于朝。因此,《金石录》实为南宋金石学的“第一”著作。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金石录》一书的最早刊本为淳熙年间(1174-1189)的“龙舒郡斋”本《金石录后序》不见附。开禧元年(1205),赵不谫重刊时,始将《金石录后序》收人。自明代以来,多见抄本流传,乾隆年间的“雅雨堂本”是近代流行最广的刊本。《四库全书》以“两淮马裕家藏本”收录。对于本书的学术贡献,四库馆臣有言:

是书以所藏三代彝器及汉唐以来石刻,仿欧阳修《集古录》例编排成铁……其前十卷皆以时代为次,自第一至二千咸著于目,每题下注年月、撰书人名;后二十卷为辨证,凡跋尾五百二篇,中《邢义》、《李证》、《义兴茶舍》、《般舟和尚》四碑,目录中不列其名,或编次偶有疏舛,或所续得之本未及补入卷中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