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观诗影

摄于武当山紫霄宫 步虚词 身随羽士裳,仙隐白云乡。 至道修真客,餐霞遁逸荒。 摄于山东淄博玉皇山 女冠子·与雷道长 玄都幽赏,瑞霭林溪叠嶂。碧银塘,水殿风荷绕。阴生半夏凉。 浣花临素手,玉户理丹忙。不语凡间事,淡流光。 摄于山......阅读更多

宗派差异视角下探讨道教中的轮回说

在中国的哲学和宗教体系中,道教作为一门深厚文化底蕴的信仰体系,其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涵盖了宇宙、人生、修行等诸多方面。其中,轮回说的概念也被纳入到道教的哲学框架之中,但它并不是所有道教宗派都认同的一致观点。因此,从不同宗派的视角来探讨......阅读更多

宗教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

根据对一些宗教的考察,道德哲学的基本原则大致归结为神圣者存在、灵魂不灭和人性论原则三个方面。 杜尔干曾经基于原始宗教的立场以“圣物”而不是“神性”作为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受其启发,本文使用“神圣者”概念指代不同宗教中的神圣性对象,如上......阅读更多

宗教改革史研究的新进展由妇女史转向男性史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不再只是语言学家的研究课题,而是在风起云涌的妇女运动的推动下,逐渐与妇女史和性史相扣连。在这一学术范式转换的过程中,不少史家充分吸纳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文艺理论的多种研究方法,渐而有意识地分析女性在宗教改......阅读更多

宋明理宗时期李零研究古代典籍中的道家哲学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学派是其中一支重要的流派,它以“道”为核心概念,强调自然、无为和内心修养。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与庄周,他们通过《道德经》和《庄子》这两部著作,将自己的哲学思想传递给后世。宋明理宗时期的李零先生,对这些古代典籍进......阅读更多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卷之六

御注曰:道无方体,德有成亏,合於道则无德之,可名,别於德则有名之可辨,仁义礼智,随量而受,因时而施,是德而已户、体道者异乎此,故列於下经。 臣义曰:道乃强名,复於常无,故无方体。德有所得,继道之失,故有成亏。无得为德,冥於一政,则德与......阅读更多

如果没有此人的请求老子就不会留下道德经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有人物,都留下了著作,就是大家熟知的《道德经》《庄子》《列子》。老子是道家创始人,为我们留下了智慧奇书《道德经》。 孔子曾两次拜见过老子,向老子问过礼,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讲到的那人,他的尸骨已经枯朽,但是他的话还在......阅读更多

如何理解和应用道家的二十六个真人的智慧

在中国哲学史上,道家是一种以自然界为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体系。道家不仅有著名的《道德经》和《庄子》,而且还有众多的“真人”,他们是道家哲学中重要的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教导,传递了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刻见......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