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道教咒语大全慎用在物品上

第七十三章:道教咒语的使用需谨慎,勇于坚强则可能导致毁灭,勇于柔弱则能生存。这种两种勇气,有时候会带来利益,有时候却会招致灾难。天之所不喜欢的事物,我们又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呢?即便是圣人,也难以完全领会这其中的奥秘。

自然界的规律,是既不争斗而能够取得胜利,又不言语就能顺应一切,不需要召唤自己就自动出现,而且在安排事务时总是坦然无畏。这就是自然界宽广无边且不可思议的一面,即使它看似疏忽,但实际上并不会错过任何事情。

[注释]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这里的“敢”指的是坚强和勇敢,“不敢”指的是柔弱和软弱。这句话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只有当你真正地恐惧死亡时,你才有可能生存下来,而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恐惧,你就会更加安全。

或利或害:这意味着即使同样的行为也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是以圣人犹难之:这个观点在老子的其他章节中也有提及。

天之道:指的是自然界的法则或规律。

繟然:安静、平静,无忧无虑地进行筹划。

天网恢恢:比喻自然界宽广无垠,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络一样覆盖着所有东西。

疏而不失:虽然天网看起来很松散,但它从未遗漏过任何事情。

[延伸阅读]

王弼《道德经注》:

老子说:“勇於敢則殺,必不得其死也。勇於不敢則活。必齊命也。” 这里讲述了两个相对立但又互补的情况——一种情况下我们充满信心和决心去做某事,这样做的话我们可能会遇到死亡;另一种情况下,我们缺乏自信和力量去行动,这样做的话我们将获得生命。此两者,或利或害,因为它们都涉及到个人选择与后果。而且由于这些选择通常都是基于直觉而非深思熟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成功来自运气,而不是根据常识。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这是一个问题,它询问谁知道为什么天如此讨厌某些事物?答案是,只有圣人才知道这个原因。但即使是圣人,他们也不容易解释出这一点,因为他们明白宇宙中的普遍原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因此他们不能简单地把握住它们。

苏辙《老子解》:

老子说:“勉強焉則死,其身無恥。” 这句话意思是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下,如果你必须采取行动,你将面临死亡。如果你的身体因为这样的行为感到羞耻,那么这样的行为其实并不可取。因此,即使是最伟大的智者,他们也是无法预测未来事件发生概率高低的人。在这样的事情上,没有什么可以依赖,只有不断学习,并根据经验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