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古代,真人王長從張正一真人學問天文、通黃老,他不僅聰明過人,更有著深厚的修為。王長曾隨真人前往雲錦山,在那裡他負責書籍和歌曲,日夜侍奉真人。他不僅勇於服下丹藥與鬼爭鬥,更因累積功行而獲得了尊貴的地位。在渠亭山的一次機會中,真人指名王長為能累世種善,有宿命的仙骨,因此授予他九鼎之要後,他白日飛昇成仙。
趙昇是另一位追求極致的人物,不知來自何方,但他卻千里迢迢地來到張正一真人的身邊,並願意成為他的門生。七個難題後,趙昇展現出無比的專注和堅持,最终被授予神丹寶經。他也最終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一路高升直至白日昇天。
張衡是張正一真的兒子之一,以其博學多才著稱。他仕途多變,在隱居生活中,也獲得了大名。一時間,被召回朝廷擔任黃門侍郎,但他選擇保持清心寡欲,不受官場誘惑。在漢靈帝光和二年,他以父親傳承下的法術付終,而他與妻子的靈魂也在陽平山得道,一同飛升。
張魯是一位守護信念的人物,以其符法治病而聞名。雖然在建安亂局中,他未能實現對曹操的抵抗,但他的忠誠精神卻被後世所敬仰。在魏末時期,由於他的貞潔不屈,被封為扶義公,其遺容至今仍令人敬佩。
張滋是一位既有政治抱負又精通修養的人物。他辟開官職之路,並且通過修練得到了解脫。而他的四弟永、盛、溢、巨也都各自追求不同道路,每個人都最終達到了超凡的地步。
张昭成是盛家族中的第三代,是一位智慧卓越的人。他通過修炼达到了极高的地步,即使去世后依然留下了一些奇迹,如尸体温暖如生,以及冠帽遗留于墓旁等现象。据说晋初时期,因着大道自然而去,与众不同的传奇故事流传至今。
张椒继承了父亲张昭成的衣钵,并继续传授祖宗秘籙,使许多百姓得以脱离苦海得到解脱。然而,最终也是按照祖宗安排的一份寿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张仲回与张迥则分别因为他们对修为的坚持与热爱,而选择隐退并寻找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悟透,最终达到生命最美好的状态,无疾而终。
从此之后,这些历代天师们相继出现,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怀和追求,却又共同拥有一种对生命意义深刻理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这片浩瀚无垠的大宇宙,为后来的学者提供着宝贵的教诲与启示。这便是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第十九里的一个缩影,它记录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并实践了“内养”、“外化”、“虚灵”的圣贤们,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可能性的极限,同时也为我们现代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所处时代的问题,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