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真道复兴传戒仪式
全真教在恢复传戒制度上,自元朝邱长春真人制定传戒仪范以来,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代康熙年间,王常月方丈在北京白云观举办了“三坛大戒”,大力弘扬全真教的精神,使得全真道风声一时响彻天下。在清末初期,全真道十方丛林中的各个名山大寺,如北京白云观、沈阳太清宫、西安八仙宫、汉中张良庙以及成都二仙庵,都曾多次举行盛大的传戒活动。然而,由于后续的战乱和动荡,一段时间内,这些活动停滞不前。
直到1947年,在四川成都二仙庵举行了一次后继无力的传戒活动,此后又持续了数十年没有再次举行。这一切都是为了将全真的优良文化与价值观流淌至新时代,为此,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真传戒盛会,有7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道士参加了受戒仪式,其中乾道占60%,坤道占40%,绝大部分为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
通过这项重大的活动,不仅使得参与者们学习到了丰富的道教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升了自己的修养水平,对个人修身和社会文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对正统宗派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中国道教协会依据实际情况,再次推动并组织两次全国性的建国后第二、三次传戒活动。一度分别在四川青城山(1995年11月)和辽宁千山(2002年8月),这两场规模空前的集体受洗涤之旅吸引近千名求学者汇聚一堂,并且历经20余天才落幕。此番严格筛选过后的成功人选们获得“净戒牒”、“初真戒”、“中极戒”、“天仙大戒”及其他法典文献,以此作为他们新的信仰标志。
(2)正一派恢复授箓礼仪
正一派在长达数十年的休止之后,最终决定恢复国内授箓事宜。在1995年的12月5日至7日之间,就在江西省龙虎山上的祖庭——天师府内,这份历史悠久而神圣的事务重新启动。首批190多位箓生走上了这个古老而庄严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是经过慎重选拔并被赋予继续承载家族遗产的人选之一。
授箓结束时,每位参与者手持“正一职牒”,成为他们身份证明书的一部分。而这一系列连续不断的地缘考察使得该派对其内部规范体系进行了一番深入改革,并培育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从而有效满足当代社会对于宗教信仰生活形式的需要。此外,还有近千名海内外弟子通过龙虎山天师府所设立的大型授箓平台接受启蒙教育,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本派乃至整体宗门的地位及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