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寇准的《江南春·波渺渺》,波涛汹涌,柳树依依。孤村之中,芳草远延,斜阳映照下,杏花纷飞。江南春尽,如同离肠断绳般令人心碎;苹蓂满布在汀洲之上,那些未归的身影却在心中萦绕不去。
【赏析】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中的“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象,而寇准则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共鸣,他在自己的诗词中不断地借用和发挥这一意境,如《夜度娘》中的“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这首词通过对柳恽作品的再创作,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使得整个诗篇流露出一种柔美多情的笔触。
此处以清丽宛转、柔美多情的笔触,以景为主导,以情为线索,将女子怀人的伤春之情巧妙地融入其中。开头四句画出了一个静谧而又宁静的小村落:一片碧水潺潺,一片绿意盎然,其中杨柳轻摇飘逸,那边野花如织,无穷无尽。那夕阳西下,它带来了温暖与光辉,也让人不禁想起那些离别时的情愫。“波涛汹涌”,水深且广,“柳依依”,使人联想到那遥远的地方,那个曾经共同走过的人。而“孤村”、“斜阳”等字,则显得更加沉重,更添几分哀婉。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是对前文写景所做铺垫的一种回应。这里面的“江南春尽离肠断”的感情更是深刻化了。在这种背景下,“苹满汀洲人未归”的主题变得尤其凄凉,让人仿佛能够听到那个人们即将踏上的归途声响,却又无法及时捕捉,这种失落感和期待交织成了一首最动人的歌曲。
参考资料:
高原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92-294。
《古代文学史》(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