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遗产。它以梧桐为面,梓木为底,长三尺六寸五,有岳山、龙池、凤沼和雁足一对的图案。十三个徽位象征了一年十二个月外加一个闰月,而七根丝弦则是鼓之声。
从伏羲时代开始,音乐艺术就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而古琴更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北大时期,由蔡元培先生创立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将“琴”定名为“古琴”,使其与其他类型的琴区分开来。当时受西方影响,大师们经常举办公开或半公开的古琴雅集,以此推广这门艺术。
北京作为政治、经济中心,也成为了这些高贵达官和文化精英聚集的地方,因此自明清以来,与古都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是财力还是藏品,都吸引了众多名家和名曲。
北京有着收藏古琴的传统,不仅达官显贵也要藏几张名曲,一方面是为了附庸风雅,另一方面也是当做珍贵物品保存。而紫禁城里就藏有上百张实用及装饰性的铁、中、石等各式各样名称响亮而神秘的大圣遗音,以及唐代著名九霄环佩等珍品。
然而,这些美丽的声音并不只限于观赏,它们还能够通过弹奏活化,让听者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心灵状态。《风宣玄品》中的插图展示了这一点——尽管只有标记左手按弦和右手弹奏指法,但每个演奏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出不同的旋律,使得每次演奏都是独一无二且充满生命力的。
修理和改进这些宝贵物件也是一门学问,只有真正懂得的人才敢于动手,他们能根据自身理解调整结构,并因此体会到声音变化。这一切都表明,在使用中才能发挥出最真实,最生动的声音。
弹奏需要技巧,同时还需境界;听觉同样要求心境。这种境界很难被陌生人所触及,因为它们涉及情绪、心思以及气质,这些都是不可言说的东西。但即便如此,那份无法逃避的心灵共鸣依然存在,让那些追求纯粹音乐本质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随着时间流转,现在人们可以在繁忙都市中找到专注于此道的人,他们虽然可能不会很多曲子,但却能领悟到这个世界最深邃的情感抒发,那就是淡泊远志的情感抒发,更是纯化灵魂的大美之音。而这样的美,就在于用最少的声音表达出了最深刻的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