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学不会书法的
记得小时候,每当周末,家里总会有一张桌子被铺上旧报纸,我妈妈正坐在那儿,用毛笔蘸墨水,一笔一划地在宣纸上勾勒出“春天”二字。她的每一次挥洒,都像是在与墨水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话。我眼前这个不堪入目的书法,是她无数次努力练习的结晶,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跟着她一起学。
开始的时候,我兴奋得不得了,买了一本基础的书法教材,还特意挑选了几支新毛笔和一些好的宣纸。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跟不上我的母亲,她们之间仿佛有一个不可跨越的鸿沟。每当我尝试模仿那些曲线流畅、结构严谨的字形时,我的作品总是显得那么生硬和粗糙,就像是把这些美丽而复杂的事物强行剪裁成简单图案。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差距似乎越来越大,而我却始终无法缩小它。我看到同学们或许也在学习,但他们好像都能轻松驾驭那些看似简单又实际上极其困难的手势。而我呢?即使抄写了千遍,也只能得到同样的结果——简直就是画饼乾。
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不堪入目的书法并不是指外表丑陋,更可能意味着内心深处缺乏坚持与热爱。在追求完美的地方,我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享受过程。当你沉浸于创作中,你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门艺术,并且逐渐掌握其中的奥秘。
但是我没有找到那个节奏。那时候,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放弃了。现在回头想,那些初学者的尝试虽然没有达到预期,却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渴望、一种探索,一种永远未曾实现但又值得珍惜的心情。
当然,在未来,如果有机会再次遇见这条路,我会用一种不同的态度去面对它,或许那时候,即使再次遇到不堪入目的书法,也能从中找到乐趣,从中汲取灵感,把失败变为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