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贞瑄,字壁六,号历洲,晚号聊叟,是孔闻商之子,也是孔子的六十三代孙。关于他的生卒年月,我们不得而知。他在清朝的顺治年间考取了举人,这表明他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学问造诣。在那个时代,他深厚的学识和才华使他专注于研究经史,并对算学和韵学有着特别的兴趣。
孔贞瑄开始担任泰安县的学正职位后,又被提升到云南大姚县当知县。在那个时候,大姚县面临的一个问题是食盐积压未售。这源于明代时期实行按丁份派发食盐政策,当兵灾之后,许多丁额丧失,使得民众无法偿还所应支付的盐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孔贞瑄提出了减少每人所需盐量的建议,以此缓解民众负担。大姚县内有一片叫勋庄的地产,它原属于明黔国公,但由于土酋占据,上官接受了土酋的手下钱财,而没有为公平正义出力。尽管如此,孔贞瑄仍然坚持斗争,最终因不能实现公道而辞去了官职。
晚年的孔贞瑄投身于文学创作,他著有《聊园文集》等20余卷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能,也展示了他在生活中的智慧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