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多姿多彩的民居中,白族的一些独特婚俗是值得一提的。他们有着一套自己独特的婚礼仪式,其中之一就是新娘被掐这个习俗。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西山地区,这个习俗被认为是一种吉利行为。
在这里,青年男女如果想要找对象或结婚,他们需要通过唱歌来相识。这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也是检验彼此是否合适的一个环节。在某些地方,如果一个年轻人不会唱歌,那么找到伴侣就显得尤为困难。
白族人的婚礼通常会根据他们居住的地方而有所不同,但它们总是充满了热闹和隆重。大理白族的人们会在结婚前一天开始准备,即晚上燃起“算火”,并邀请艺人演奏“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呐声和锣鼓声交织成了一片欢乐之音,是这场盛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天,就是正式迎亲的日子。新郎带着伙伴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在临出发前,人们会把新郎拥进屋里,在锁呐和锣鼓的声音中,他哥哥会将用红绸子扎成的小球搭在他肩上,然后深深鞠躬。紧接着,一阵吹打的声音,让他踏上去接亲之路。
当新郎到达门口时,吹鼓手停止了声音。他从衣袋里掏出三个蜡丸似的东西,每一个都向门前的石墩上扔去。这三次巨大的爆炸声,是迎亲时用来壮声威的土炸弹。硝烟弥漫中,他们继续前行。
新娘哭泣着,因为她即将离家远走。当锁呐再次响起,她被背出门外,不久后她踏上了婆家的道路。一路上的乐队伴奏和调笑声让她的心情更加复杂。
到了男方家门口,新娘仍然由哥哥或弟弟背着快步进入洞房。她为什么这样急切呢?因为按照白族习俗,在那里,小孩子们会蜂拥而至,用米花招架,还要尝试掐痛她的手腕,这都是为了吉利。不过,即便是被掐痛了,她也不能生气。她早已做好准备,只需拿出剪刀自卫,就能安全地进入洞房。而有的地方,当刚进门时,新郎与新娘就像参加百米赛跑一样争先恐后地跑向洞房抢枕头,以预示谁将来当家主导生活。
进入洞房之后,他们必须喝下辣椒酒,这酒既辣又加了辣椒,使其难以吞咽。在白族话中,“辣”与“亲”的发音相同,因此这种饮食象征性地代表了更进一步的情感亲密度。有些地方甚至还撒入火盆里的辣椒末,让整个空间充满浓郁的香味、新郎吃喜面时也加入大量辣椒,以增添喜庆氛围。
最后,在一些地区,有一种特别吃东坡肉的情况,其中肉色由红曲米染制。这首先串好放在碗里让新娘尝试,但由于用麻杆串好的肉根本无法入口,所以只好迅速拿出剪刀解救局面。此举成功阻止那些想闹事的人实现目的,而这些全过程正是在唢呐旋律下进行,最终成为美妙回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