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中,敖包会是一段充满神秘色彩的历史故事。敖包是由石块或土块堆成的圆锥形祭坛,多设在草原上的山头上,人们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据说,这些祭坛起源于一个关于女妖的古老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夏夜里来到村庄的一位女子乘坐着一辆套着骡子的轿车,她带来了暴风雨,将全村人都卷入了灾难之中。那年冬天,当人们去凿冰洞取水时,又出现了一位披头散发的女子头。她突然间刮起大风,下起大雪,让人心惶惶。在那之后,九位念经驱邪者被请来,用佛法将这个女妖捉住,并压在石块和土堆下面。
为了防止她再次兴妖作怪,人们开始添上更多的石块。但即使这样,也有人担忧她的复活,因此定期进行祭祀,以求她不要再兴风作浪,而要保佑大家平安、家境两旺。每年的四月至六月间,是前往添加石块的人最多的时候,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附近的敖包参加祭祀。
节日当天,一系列活动紧张而热烈地展开,从哈拉(氏族)祭、毛哄(家族)祭,再到索木(乡)、旗和盟等不同规模和类型的祭祀,不同团体齐聚一堂,为神灵献上了自己的敬意。参与者们不仅向神灵表达了自己的崇拜,还通过摔跤、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与亲朋好友共度欢乐时光。
随着时间流逝,这个节日已经从宗教仪式演变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融合了商业元素,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一样,它不仅是庆祝生活,也是社区交流与增进感情的一个平台。这就是敖包会里的清明故事,它承载着鄂温克族人民深厚的情感与丰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