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饮食特色如游火龙于宁都南云之中秋

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深藏着一股客家人的饮食特色与古韵。据说,在遥远的过去,当瘟疫横行,村民们求助于天神时,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便降临中秋之夜,与瘟神展开壮烈的较量,最终将其击败。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卢氏族人建造了“火龙庙”,并在每年中秋节前后举办“游火龙”活动。

活动分为两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禳火虎”的仪式上,孩子们模仿成人,用稻草和毛竹制作出虎头,并点燃线香,以此祈求吉祥。随后,他们穿梭于村庄,每户家庭都能感受到这些小小的“送吉祥”带来的喜悦。

第二阶段则是“禳火龙”。晚上八月十五日,当夜幕降临时,由七支由村民组成的队伍带着竹篙,上面缠绕着浇热植物油、纸卷并点燃,这些竹篙迅速化为长长的火龙,将天空照得如白昼。此景不仅令人叹为观止,也象征着战胜疾病与灾难,为未来充满希望。

随后,这些光明巨大的“ 火龙”巡游于整个村庄,其声音伴随锣鼓、唢呐和鞭炮声,让整个南云村充满了欢乐与庆祝。在这个特别的中秋节期间,不仅本地居民,还有来自周边地区的人们以及远方旅者,都聚集在这里共同体验这一壮观场面。

紧接着,在戏台上演出的客家采茶戏也让这段时光更加难忘。这不仅是一次文化表演,更是一种传承,是对往昔勇敢斗争精神的一种赞美。而今,这个300多年的传统活动已经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推动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