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元宵节,源远流长的祭祀仪式,是对列祖列宗神灵最隆重而神圣的庆典。它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进行,主要在雷山县九个乡镇以及榕江县部分苗族村寨中传承。据《苗族古歌》记载,此节日已在夏王朝时期的古三苗国有所纪录。在《苗族古歌》中,有详细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创世之母蝴蝶妈妈,并崇拜她诞生的地方——枫树。
传说中的蝴蝶妈妈出自于枫树,因此苗族人崇敬这棵树,将其用作木鼓安置,以此作为祭祀祖先的地方。他们认为最高神就是祖先,包括生命始祖枫树和创世之母蝴蝶妈妈。每13年举办一次,这次仪式持续3年,现在改为持续2年半。
由于聚居生活方式,使得雷山苗族形成了以“鼓社”为单位维系生存发展。“鼓”象征着祖先,所以所有仪式活动都围绕着“鼓”展开。“鼓藏头”,由群众选举产生,负责组织仪式。
元宵节分四个阶段:第一年二月申日开始,“招龙”;第二年的七月寅日,“醒鼓”;第三年的十月卯日,“迎鼓”,第四年的四月吉日,“审牛”。最后,在第四年的十月丑日至白 drums 的结束。这一系列活动不仅表达了对生命价值观的尊重,还体现了家族和谐、勤劳与俭朴等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