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年如同游火龙南云中秋佳节

宁都县洛口镇南云村,传统民俗如诗如画。这里的卢姓家族以其独特的中秋庆典而闻名,这场庆典被称为“游火龙”。据说,在一个遥远的过去,当瘟疫肆虐时,村民们祈求天神保佑。中秋之夜,一条火龙和一只火虎在天空中出现,与瘟神展开了战斗,最终将瘟疫驱散。为了纪念这两位英雄,村民们建造了“火龙庙”,并每年举行“游火龙”活动,以此表达对他们的感激。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禳火虎,从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五,每晚7支由孩子组成的小队带着用毛竹和稻草制成的虎头,用点燃线香装饰,每个虎头插有数十根香烛,到各家送吉祥,并唱着童谣:“火龙虎进村,生子生孙;火龙虎进屋,发财做屋……”

接着进入第二阶段:禳火龙。在八月十五晚上,由7个小组组建的7支队伍来到“火龙庙”前的大坪上,将长米毛竹扎成竹篙,上缚纸卷浇热植物油点燃,然后依次点燃,让竹篙变成一条条腾飞的 火龍。一片欢声笑语中,不仅壮汉们高举竹篙,更有乐队敲锣打鼓、吹响唢呐,使节日氛围更加热烈。

随后,“游火龙”队伍绕村巡游,而戏台上的客家采茶戏则持续至十六日凌晨,为期七天。这不仅是对光明与希望的一种追求,也体现了客家人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人性精神。自2008年以来,这项文化遗产已被列入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旅新动力的重要力量。(龚映华/文钟小春胡冬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