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经典民居古建筑探秘深圳最宝贵的客家文化遗产

在深圳市的宝安县志中记载,1979年当地建市时,客家人占据了原住民的六成左右。客家人最初于宋元时期进入深圳,而大规模迁移则始于明末清初,他们分布在盐田、龙岗、龙华、坪山、大鹏、罗湖、宝安和南山等地,并在这些地方留下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根据统计,在深圳共有300多座这样的古村落。

鹤湖新居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古村落,是这300多座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这座古村落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观澜版画村,这个以美丽著称的小镇隐藏在城市深处,是都市繁华与自然之美的结合体,其风格为典型的客家排屋形式。

黄麻布村位于宝安区西乡街道最北部,凤凰山东麓,是一名姓罗的客家古村,其始祖源自江西后迁入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再迁至宝安西乡。

甘坑客家小镇是在原来具有350多年历史的甘坑古村基础上扩建而成,2016年政府与华侨城集团签订协议,将现有的甘坑扩大一倍,并建设“华侨城甘坑客家新镇”这个文化产业新中心。在这里,可以见到众多古老房屋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几百年的旧楼形成独特文化景观,还有炮楼、碉楼等风情建筑融入其中。

大万世居坐落在坪山区大万路33号坪环社区西南,由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建造,是一个宏大的围屋建筑群,每年都会举办盆菜宴和祭祖活动,以此庆祝传统节日和保持族人的连结性。

高岭古村位于大鹏新区南澳七娘山北侧东风岭上,因交通不便,一些居民搬往下方建立新的聚集点,因此被称为“高岭新村”,而原来的聚集点则成为今天我们所说的“高岭古村”。

麻磡村是南山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客户家族群之一,有着400年的历史,其中包括许多老屋和碉楼,它们展示了过去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遗产。

新桥世居位于国际低碳城内,其围屋拥有数百座,但随着时间流逝,大部分已经开始破损或倒塌。不过,现在它得到了政府重视并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其成为国际低碳城内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田丰世居位于龙岗区龙岗镇田祖上 village,由明朝末年的刘姓家族创建,已有354年的历史。大鹏所城不仅仅是一个由客家的聚集,它也融合了北方及岭南两种不同的建筑特色,因为它曾经作为屯兵之地而迅速繁荣起来,同时吸引来自全国各地将士及其眷属。此外,大鹏所城因赖氏家族而闻名,该家族是深圳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