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一个客家地区生活用具中规矩最多的物品。它与八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客家人家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八仙,即“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每位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如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等。
梅县的吕祖庙、大埔韩湘子的仙人脚印,以及蕉岭广福六公里外何仙姑与定光大佛斗法的地方,都与这段历史有关。这体现了客家人的对八仙情结深厚。据说,当年玉皇大帝做寿宴时,八仙为了留恋美景,便在山上坐下,用神通变出石桌、石凳、香茗和鲜果,这就是后来的“八仙桌”。
制作一张好的八仙桌需要选用上好的木料,并制成0.88米长宽相同的正方形桌面。一些家庭还会使用红漆来使之更加显眼和吉祥。此外,客家的主妇们每天都会清洁这个桌子,他们通常会使用一种叫驳节草的材料,它既能去除污垢,又不伤害表面。
在客家文化中,对于摆放和使用这些桌子有很多规定,比如不能放在衣物上,更不能让孩子坐在上面,也不允许敲打或划伤桌面,还有一些关于鸡飞到盘子上的禁忌等。在许多家庭中,如果小孩不慎摔倒而受伤,被认为是“桌神”的惩罚。而对于喜庆活动,比如春节、中秋等祭祀活动以及婚礼、新生儿满月、寿辰和搬进新居这样的喜事,摆放方式也有严格要求,以确保好运气留在家庭内部,而丧事则相反,以避免带来不幸。
尽管现在圆形餐厅已经流行,但旧式正方形餐厅仍然被一些人珍视,因为它承载着许多回忆,同时也是团聚的一个象征。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传统食堂,还有更多的人开始重拾这些传统规矩,用古老的手艺创造新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