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年时的八仙桌回忆那些小时候的规矩最多的场景

八仙桌,客家人过年时的生活用具之一。它与八仙有关,是由玉皇大帝做寿宴请各处神仙时,八仙为了留恋人间美景而优哉游哉,在一处名山偶然发现古木参天、奇花飘香等景色,张果老建议小憩,他们各显神通变出石桌、石凳、香茗、鲜果等,品茗赏景,这石桌就被称为八仙桌。

制作八仙桌要选上好木料,制成0.88米长宽相同的正方形桌面,有讲究的人家还会用红漆把八仙桌刷成红色,使其更神圣充满喜气。客家主妇每天早上都要擦洗八仙桌,用驳节草去污快。

在客家人家的规矩中,最多的是关于八仙桌的使用:不能放衣服特别是女人衣裤,小孩子不能坐表,不可以用棍子敲打,不可以让鸡飞上不可以立马赶走,不可以用利器划伤等。因为有传说认为有桌神,如果小孩坐下不慎跌下伤腿致残,便说是床神惩罚。

在节庆喜庆如春节、端阳、中秋和结婚、满月、新屋乔迁等重要日子里,摆放和座位安排都有考究。在宴席中体现尊老敬贤,如儿子结婚老外家为大;做娘的娘家尊长坐首席首位;满月新外家为大;乔迁新屋是泥水师傅坐首位;做寿则寿星坐首位;圆新坟宴风水师坐首位等。

尽管现在圆餐厅盛行,但仍有人讲究这些以往的规矩。一张简单看似无用的饭食场所,却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也承载了许多家庭一次次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