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中国道教女丹的发祥地,初有西晋魏华存的《黄庭经》,中有唐代玉真公主(时住河南阳台观)的《琼宫五帝内思上法》,后有金代的《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自入道起,经过七年勤持,终于功圆道成,后到洛阳继续修持传道,并开创了全真清静派。
一马家建立全真庵,只把恩师当友人。孙不二,号清静散人,以富春姑为名,其生平与世间颇多神奇事迹。一说其母梦见六鹤在大庭中飞舞,有一只鹤飞入其怀中,便怀孕;十月后生下此女,小渊贞天生聪慧、严守礼法,从小受学五经、诗词歌赋,无所不知,为孙家一代女才子。
长大后,其父母为她选配给宁海另一富户子马丹阳为妻。马丹阳家饶于财,但性格豪爽,不愿出仕,与孙渊贞联姻,一时倾动宁海。他们结婚生三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象征着家庭美满和睦幸福。
然而,当马宜甫四十九岁那年,他遇到了王重阳,这位隐逸之士以布袍竹笠出现,将两人深夜酒酣谈诗,让二人感悟到“分离”的深意。在王重阳的影响下,马宜甫决定弃家入道,而他的妻子孙渊贞则未能随他而去,她依然留在家族中照顾孩子们和家族的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夫妇之间的情感日渐淡漠,但彼此仍保持着尊敬与关爱。当王重阳再次来访时,他用“分梨”、“芋头六化”的比喻让他们体会到“愈离愈好”的境界,使得他们更加明白了出家的意义。而最终,在金莲堂拜师学习之后,孙渊贞也决定弃家出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道士,被称为全真派中的高僧——清静散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全真派开始扩展,它的一些成员前往各地传播信仰,其中包括位于风仙姑洞的小风仙姑。她对待生活非常洒脱,对未来充满期待,也许是因为她的智慧和勇气使她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作为她的门徒之一,那位被称作天师级别高僧的人物——皆因她的存在而更进一步理解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