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追求学术深度、坚守传统信念的同时,不能忽视研究对象的真实意愿和积极参与。正如危机可能是生机一样,我们的研究也许会因误解而偏离本义。在仪式音乐研究领域,刘红教授分享了她的观察和体会。
"我认为当前仪式音乐研究热点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许多学者发现过去关于'传统音乐'或'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与现代理解中的'仪式'概念相契合,或许可以说今天我们形成的仪式音乐研究热点所谓的'仪式音乐'概念较为宽泛。这是因为通常所说的仪式音楽涉及神圣与民俗两大方面,而我们往往忽略民俗部分中的一些特性,如约定俗成、通俗等,这些都蕴含着一定规则和秩序。将这些有规则活动纳入到儀式觀念中,便显得与之息息相关。
其次,一些专注于儀式音樂學者的研究所致力於推動這一領域。我們上海音樂學院設立了儀式音樂研究所,並且香港中文大學曹本冶教授主導了一系列相關課題,這些都是推動現況熱點形成的重要因素。
雖然儀式音樂已成為學術界熱門,但我們應避免無原則地將任何現象歸類為特定的儀禮活動。如果不明確它是一種什麼樣質量 的行為,也難以區分它與一般非儀禮現象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否則,我們就會像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看作一個嚴肅認真的行為去進行分析,這對於深入理解真正具備標準和條件的事物來說是不利的。我個人認為,需要明確‘儀禮’行为具有標準,有条件,有要求,不要泛化到過度简化,以免失去了‘儀禮’之所以稱作‘儀禮’的心理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