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姚生诵《黄庭经》验
据道载,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4年),南岳夫人魏华存授其《黄庭经》。魏华存元君,字贤安,任城人,幼而好道,志慕神仙,修成道果。《黄庭内景玉经》又名《上清黄庭内景经》,收入《正统道藏》。另有数种注本。全书反映了上清派修道成仙的思想,此乃道教重要典籍之一。
唐朝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姚生被贼寇所逼,不幸坠井伤脚。在绝望中,他忆起平常诵念的《黄庭经》,慢慢念起来,并在几天后不甚饥渴、脚病痊愈。一夜,有巡游兵发现井中光环,将其救出,是为灵感之举。(事见《道教灵验记》卷十二)
二、茅山马朗宗师敬奉上清经法验
马朗(404一?)浙江东剡东关人,以履信行义闻名。他听说杨羲许穆真君得道事迹及盛传上清经法,便将家迁至茅山附近。许丞携带先世真經避乱,将之存留于马朗静室,并叮嘱不能轻易交付。不久许丞回钱塘患病,即派人取經,但马朗坚持先旨,对取經的人说:我已亲受許丞叮囑,不敢輕易交給你。
后許丞去世,馬朗與堂弟馬罕敬事寶經,如父子相待。他們二人派侍從終日焚香供養真經,其間房宇充滿神光靈氣;馬朗甚至能通見青衣玉女腾空來往。他們累世寿考而終。
景和元年(公元465年),朝廷敕令馬罕送所敬奉上的明確傳世。此記載稱:二馬有保經之功,上帝命靈官持玉版召人金庭洞天,並授予仙卿之任。(事見《茅山志》第八卷)
三、路时中在茅山获 道 经秘符验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赐福良辰之夜,上清大洞三景法師路時中,在室內炼养時突然聞到異香,看見祖師於金光梵氣之中對他說:「我是昔日吳地趙升,我曾修於天目山當時有此秘文藏於江南句曲山頂,你有此緣希親自速取。」言畢即失所在。
後路時中專程來至茅山峰頂,在夜半開掘得石函一帛書一卷,以為傳佳期好士。(事見 《無上玄 元 三 天 玉 堂》卷二)
四、何 道璋遇 上 清 诸 经 验
何 道璋阆州天目 山 道士,因斋戒精勤五十余 年,其得錢財必用以崇修觀院。一 日,他發現觀院東北石岩有一盒子,其中裝著七十餘卷新紙墨如新的 《 上 清 大 洞 真 經》,異香芳郁。他將寶經置於殿內,一晚忽然星月皎然,有簇簇亮光如神人守衛未敢披讀收藏函柜中。但雲游者求閱,他覺察無從給予當晚雷霆大震旋風吹去香氣異常檢點真經已被吹走。此後何氏長期忧惜苦闷夢裡獲告「太 上 以 汝 修 道 積 善 專 刻 授 以 神 經 皆 上 清 大 洞 修 真 之 要」但因窺視不能嚴衛故不得留下。(事見 《 道 教 灵 验 記 》 卷 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