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能听到关于修道者的闲言碎语。这些说法通常基于对修道者生活的误解。许多人来到道观后,发现很多道长不太热情,不爱说话,这些情况是否意味着这些道长都清高地不食人间烟火?答案是“非也”。为了澄清这一点,我将根据自己的学修经验简单叙述。
一、道长并不冷淡,他的心肠你可能还会遇到。有些人总是一副冷漠的面孔,每天脸上总是一副冷冰冰的表情,偶尔挤出一点应付笑纹。这就如同那些不善言谈的修士,他们并不是不会说话,只是在某些话题上选择保持沉默,因为一些话题只适合有智慧的人听,而对于一般善信来说,有时候他们的话可能过于深奥或复杂。
二、道长遵守口戒律条。你可能不知道,多说话很容易犯戒。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戒口”即慎言,它被视为一种严肃的规定和训诫。在《老君说五戒》等经典中,对于“说话”这一看似平凡的事情进行了规范和训诫,如《初真戒》中的迷人的无知之境,以及《大道九戒》的忠孝诚辞等。
三、道长怕言多有失,承担因果之责。每个人都不是万事通,因此,对于自己不掌握的知识面, 道长一般在交流中是不涉及的。这是因为如果说错了,就要承担责任。而明哲保身,是不会多说话,也不会妄加评论任何话题和人物,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自身安全,又符合太上《道德经》中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精神。
了解了以上三个理由,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修士们如此少发表意见,同时我们也应该改变对他们的看法。最后,让我们祝福天下的善信福主都能得闻正道,与众生共享安宁与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