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402),东晋五斗米道的著名道士和起义军领袖。他出生于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内),家族世代奉行五斗米道,且是永嘉南渡后的一支重要世族。他的叔父孙泰曾受吴郡钱塘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为师,并继承了其法术,被人们尊敬信任。在东晋时期,有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骑谘议周勰等人都尊敬孙泰。
在隆安二年(398年),王恭的叛乱爆发,孙泰以讨伐王恭为名私自聚集数千人准备起事,但未能成功,被司马道子父子诱杀。孙恩逃到海岛,收集百余名部下决心复仇。在隆安三年,他趁着民心浮动之机,率军从海岛攻占上虞,并破会稽,将会稽内史王凝之斩杀。此举迅速得到八郡人民的响应,“旬日之间众数十万”。
随后,孙恩建立自己的政权,在会稽称自己为“征东将军”,设立官职,并号称其追随者为“长生人”。他向东晋政府提出诛杀会稽王道子和元显父子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为了镇压这场起义,谢琰率兵前往对抗,最终击败了许允之等头领。
经过一系列战斗和撤退,最终在元兴元年(402年)三月时失败自尽,被五斗米道徒认为已经成仙投水而死,从而影响了许多信徒。这次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不仅动摇了东晋封建统治,还促使了一些高层人物如冠谦之、陆修静对天师 道进行改革,以及南北朝时期天师教派的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