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根本信仰,以大道为宗旨,在其教义中常有“道生万物”或“万物由道而生”的说法。有一位信士曾向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大道去生成万物?这个问题看似荒谬,但却触及了我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与思考。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早已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认为大道生成万物是自然而然、无需质疑的事实。甚至有些人从未深入思考过这一点,仅止于表面认识。在《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阐述了大道是原始的一性状态,从其中产生阴阳二气,再通过阴阳交融产生和气,并最终演化出天地万物。如果一切都是自然演化,那么就不需要追问“为什么”。
这似乎为“大道为什么要生成万物”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起点,即认为一切都是自然演进,从先天的大道到现在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生成过程,也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就像现代科学中的宇宙起源理论一样,提出一个奇点爆炸后诞生的宇宙,而这个奇点爆炸又为什么会发生呢?
这里其实已经指出了探讨“大道为何要生成万物”这一命题的一个陷阱:将大 道理解为具有明显生命力功能的实体,而不是抽象概念。所谓“生”,实际上是一种比喻,是将大的衍生物化过程比作生命力的发挥。而这样的解释与我们通常理解中的具体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这引发两个核心问题:
大 道是什么?
大 道如何生成万 物?
解决第一个问题确实很困难。大祖传世五千言,其核心思想只有两个字: “ 道” 和 “ 德”。在古代文献中,大德被视为大 道 的外在表现形式,而 大 道 是德之本体。因此,在今天,我们评判一个人是否有才华,就可以从他的行为来判断他是否具备这些基本品质,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价值观代表着时代精神。而修行悟透的是从德入手,所以这是建立在对 “ 大 道是什么” 的基础上的。
《老子·至圣至简》里描述,大 DOA 这个事务模糊而神秘,不可捉摸,但又存在;既不可占有,又能体验到一种潜移默化存在的情感。大祖发现这种事务后,没有办法给它命名,只好强加名称曰 “DOA”。意思就是尽管它叫做 “DOA”,但实际上,它跟我们所见识到的所有事务都不相同,因为它既没有形状也没有边界,却能以各种方式展现于世间百态。
对于询问 “DOA是什么?”的问题,大祖给予了清晰答案:
首先,它虽然称之为存在,但并非某种实体,因此只能被领悟不能占有;
其次,与其他事务不同,它是一种抽象形态,因此称之为空,但这个空不是独立存在,它依赖于其他事务(即有)的存在才能出现。
因为有则真真实真的 有,因为无则假假虚虚无。但由于无依存于 有,所以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 无。所以,无不是单纯不存在,而是在于依赖于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成为可能的一种状态。
这样解释意味着,“DOA 生出 万 物”只是说一切皆来自空无开始,因为空本身包含了 能够孕育一切新东西的一切可能性。但如果用这样的逻辑推理下去,又会继续询问,一切原本只是一片虚空怎样突然冒出 一切现存的事物呢?
这类似的问题正如之前提出的关于原初原因或起始点的问题一样,都隐藏着预设性的陷阱。当人们试图找到答案时,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所有这些现存的事物之间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和宇宙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每一次新的事件或情况总是在旧有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每一次改变都基于前一刻的情况。
此外,对待这一领域进行哲学探索的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基本的事实,比如人类作为整个世界观察者的角色,以及他们通过自己的主动能力参与塑造世界秩序的事情。在寻找答案时,如果完全放弃主观参与,将失去对客观世界与主观认知结合方面必要的心灵力量。这就意味着你无法再谈论修行悟透 anymore.
最后,让我们回到那位信士最初提出的问题。他或者她想要了解的是什么?他/她想知道的是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在这个广阔星辰系中的位置,以便使得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加充满意义。这就是提出 "DOA 生 万 物" 这个命题背后的目的所在 —— 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使得有限的人寿能够实现最大限度地价值效益。
(文章作者: 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