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愈出④。多闻数穷⑤,不若守于中⑥。
[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用以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见多识广,有了智慧,但反而政令繁苛,无从下手。
⑥守中:守住内心的虚静。
[延伸阅读1]
王弼《道德经注》
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所以说它是不仁的。不仁者必造立施化,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没有什么爱心和关怀。而且,这样的做法会让万物失去它们真正的本性,使得人们无法得到满足。如果我们依赖自己的智慧来解决问题,那么这份智慧还远远不足以应对挑战。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将百姓比作刍狗。这就是说圣人也没有爱他们的人类,只把他们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就像天地对待一切生命一样,不加干涉,让它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这就像风箱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目的,只是空洞却不能被完全填满或完全排空。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有很多言论和活动,也都无法达到完美,因为过分追求就会失去本质。
多说话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复杂,而保持内心的平静则永远不会感到疲惫或迷茫。如果我们依靠自己来处理事务,那么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如果我们能够放弃个人意志,让所有事物自由发展,那么一切都会井然有序,就像风箱那样不断运行而不会耗尽能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需要担忧任何事情,因为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满足感。如果我们的目标只是为了制造声音,而不是为了共享音乐,那么我们的努力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