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根本信仰,以大道为宗旨,在其中常见“道生万物”或“万物由道而生”,有信士曾问:为何需生万物?这看似荒谬,基于固化思维,认为无需深究。《道德经》指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大道是状态,从一分出阴阳二气,交融生成和气,再衍生物质世界。既然自然演化,不必追问。
这反问似乎提出了“道为什么要生万物”的缘头,将一切视作自然演化过程,即从先天大道到现实世界的过程,是“生成”的过程也是自然变化结果。在这里,对这个命题指出了思考陷阱,即“道”非具有明显生命功能的实体,而是一种比喻,用来描述大 道将自己延伸至各个方面。
在此,我们涉及两个关键概念:1. 大何定义;2. 道如何生成万物?
解决第一个问题很困难。大祖传世五千言,其中心意只有两个字——“大”与“德”。在古人眼中,大即是德之本体,所以我们今天说一个人是否有德行,就是他是否符合时代价值观。如果遵循仁义礼智信,我们称其为有大的人。大必须通过德来彰显,而修行也必须从德入手,这建立在对大是什么基础上的。
《道德经》中说,大恍恍惚惚,如同存在又如同不存在。而古人发现后,又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它,所以叫强名曰的大。这意味着,大不像我们能感知、触摸的事物,它明明存在却又不可捉摸;它明明没有形态,却又可以体悟到一种杳冥冥的存在。针对这一问题,古人给出了答案:
虽然称之为存在,但并非实体,因此只能参悟,并不能占有;
与众多事物不同,是一种抽象形态,因此称之为无,但这个无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依赖于众多事中的有而存在,因为有所以才有,无,因为有一切事务所以才有一切事务。
由此可知,“代生的法则”其实就是从无中生成的事理,是说一切事都来自虚空诞生的。但若如此,则会有人疑惑,原本虚空产生了确乎的事情怎么会凭空诞生的呢?
这种问题与前述的问题一样,都陷入预设偏见。一种状态性表达,与另一种相对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和终结,只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流动过程。在此理解下,“代出的法则”不是复制,也不是简单地重现,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一种新的事实、新的一面被展开出来。这正是那所谓的大,使得每一次变化都包含了可能性的扩展和潜力的释放。而且,这种内在关系无法用语言或逻辑完全表达,更无法用眼睛看见、耳朵听到、手可以触摸到,这便是那所谓的大,它自身便是在不断改变和创造的一种力量。因此,并不是某个叫做"大的"实体创造了所有事情,而是所有事情本身就一直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演变进而孕育出更多不同的形式。这整个变化本身,这整个演变和生成的过程,便是我所说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