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中,以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的《道藏》浩繁,初学者难以入手。非教内人士,只想对道教思想有个兴趣了解时,我会推荐阅读道祖五千真文《道德经》。作为首要圣典,《道德经》在教内、传统哲学流派及中华文化中地位至高无上。
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赋予“道”形而上的思辨意味,开创了中华文化几千年来学 道、修 道、悟 道的先河。但由于老子的生活年代久远,与现代人理解的内容大相径庭,因此很多人读《道德经》时感觉难以懂。
然而,这种现象是由古今言语思维不同和“道”本身介于可说与不可说之间造成的。老子提到的“天然之物”,即便人人都能理解,但又无法准确描述其究极状态。这就容易使人陷入对“天然之物”的迷思中,从而错失了《道德经》的整体性。
其实,《道德经》的中心点就在于“天然之物”与人的关系:什么是这份存在?这不是我们可以用有限生命去衡量的事物,它几乎可以看做是无生无死的。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未知或者叫不可知,因为它超越了所有人的认知极限,所以此事物便近乎于无极限、无生死。
如同注解老子的另一部经典《文始真经》(即《关尹子》)中的概念,“天天地地者”,苍天与大地需要有一个使其为天地命名的事物存在,而这个命名者正是人类自己。在人类出现之前或没有社会文明之前,天地早已经存在并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着,这背后的规律性,即我们强命为名的“天然之物”。
因此,《 道德 经》讲述的是万事万物得以运行背后规律性的主宰,以及通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保持自己的规律性。这种自然而然,就是万事万 物 的本质,即法则,是法则自然,也就是万事 万 物 法 自 然。此外,与此同时,它还引出了第二个要素 “ 德”。
在这里,我们追问的是什么是 “ 德”。在 老 子 的 语境 中, “ 德” 是 “ 天然 之 物”的表现形式。当我们通过感官接触到具体的事实世界(宗教中称为 有 和 色 的 世界),借助这些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思考时,我们就能发现某些东西展现出一种特定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我们用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行为或美好的品格的一种标准。当某人的言行一致,并且他的行为符合他口头所说的价值观念,那么这个人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品格;反之,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他口头上的价值观念,则被认为缺乏良好的品格。
再比如,当太阳光照射到石头上,使石头变热,我们通过这一过程感受到太阳光和石头温度变化,就能够推断出通过照射阳光可以加热对象。这就是从外部表现转化成内部规律性的过程——从表面现象认识到深层次原理——这是学习和理解 《 道德 经》的关键步骤之一。
总结来说,《 道德 经》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在研究字词使用和典故来源,更重要的是让人们通过对主旨的大意理解,将这一意识升华至更高层次,从而改变自身对于他人及其环境的态度。所以,无论你我还是整个宇宙,都包含着那个永恒不变且普遍适用的东西 —— 这恰恰是我想要探讨的问题。在寻找自我修行道路的时候,不妨多花时间去思考如何把握那份真正意义上的永恒不变,即那片广阔宇宙中的智慧,同时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这份智慧,让我们的每一步都成为向着更大的宇宙走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