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傣族章哈的形成年代,目前还无法准确确定,只能从傣文古籍和民间传说中有关章哈起源的资料里,做出大概的判断和分析。
傣文论著《哇雷麻约甘哈傣》(即《论傣族诗歌》)说,傣族祖先从吃栗子、果子时期,走向吃麂子和马鹿肉的时期,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脚手被刺伤从树上掉下来,或者从悬崖上滚下致死等情况,受到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就会发出、哀鸣和哭声;……打死了老虎或马鹿,大家就高高兴兴,笑啊笑,跳啊跳的,不住地叫喊:真得的多啊,够我们饱饱吃,啾!啾!啾!天长日久,这种悲哀或欢乐的情调,自然地成了人们的口头流传语,逐渐演变成了歌。这个时期就是零星歌谣的时代,还没有押韵,没有格律,纯属心喜则唱,满意则歌,音调像鸟啄木,像石头滚坡,像果子落在野藤上。这与傣族群众有傣族就有傣歌,有傣歌就有章哈的说法基本相同。但是,这个时期的章哈,与后来社会分工形成的半职业性的章哈,明显是有差别的。
当傣族先民人采集、狩猎的流动生活逐渐转为定居耕种时期,滴水或歌调和章哈与嘎兰多鸟的传说,说明章哈的产生,与生产劳动、居住环境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章哈产生的确切年代,有许多种说法。傣族民间传说距现在两千五百年前,有个叫玛哈戛宰雅纳听的人,就把佛经编成了唱词。又传说帕雅拉吾狩猎来到西双版纳,有一次打得一只金马鹿,他把鹿肉分给大家一起吃。于是,大家欢欣鼓舞,舞得好的成了章凡唱得好的就成了章哈从傣族的传说及有关资料来考证,傣族章哈大约产生于公元6世纪至8世纪之间。第一阶段是傣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由于社会分工的结果和群众的需要,在群众中孕育和培养了章哈。第二阶段是15世纪初,傣族群众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之前,傣族民间已形成了章哈习俗。第三阶段是15世纪上半叶以后,从民间已有章哈的习俗向半职业化歌手转化。第四阶段是15世纪中期以后,地方政权与神权结合,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民间歌手被纳入领主法规管辖范围,章哈上升为社会制度的一环。第五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章哈和其他劳动者一道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成为新时代的歌者。艺术特色章哈直译成汉语是会唱,或者是会唱歌的人。因此,在西双版纳地区称傣族歌手为章哈。关于傣族歌手的称谓还有一种说法叫娜婉,指唱歌唱得好的人,较口语化。由于傣族分布广,所以在德宏、耿马、孟连、红河等地的傣族还有不同的叫法。
章哈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傣族歌手演唱这样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也就是现在被界定为中国少数民族曲艺之一的艺术品种。
章哈作为傣族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在傣族社会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每逢年节喜庆,如傣历新年、关门节、开门节、上新房、婚嫁礼仪、小孩满月、升和尚等时刻,人们都要备好礼物,恭恭敬敬地去邀请几位有名气的章哈,到摆满酒席的竹楼上或者喜庆场所来演唱。在听众水--水--的欢呼声中,章哈手持扇子遮脸,等伴奏的傣笛吹响前奏后,就亮开嗓子唱开来:先称赞主人怎样聪明能干和大方好客,又唱听众怎样热情真诚,在今天这样吉祥的日子来为主人祝福捧场,然后才转入今天演唱的主题。
如果是贺新房,就唱傣家竹楼的来历,从帕雅桑木底如何从狗坐雨中,凤凰展翅的启示中创造发明了干栏式的竹楼;转而唱主人家如何勤劳能干,砍来了最好的料子做柱子横梁,椽子等,草排编得如何好,或者挂瓦烧得如何结实漂亮。然后是村寨父老乡亲怎样齐心协力、热情帮忙,等等。
如果是结婚拴线场合,就唱今天日子怎样吉祥,新娘如何漂亮善良,新郎如何聪明能干,他们结合在一起是多么合适多么美满。然后又教导新人,你们能有今天,是你们的父母含辛茹苦换来的,千万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当章哈唱到精彩动人之处,听众就会不约而同地喝彩叫好。如果有两位以上章哈对唱,气氛就会更加热烈活跃,比头脑灵活,比见多识广,比演唱技能,你问我答,你来我往。唱者歌兴大发,听者如醉如痴。有的从白天唱到晚上,又从晚上唱到天亮,有的竟连续唱上几天几夜。这种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依然。人们会把章哈比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盐巴和芳香四溢的鲜花等,说明章哈与傣族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亲密关系。节日表演每逢年节喜庆,如傣历新年、关门节、开门节、上新房、婚嫁礼仪、小孩满月、升和尚等时刻,人们都要备好礼物,恭恭敬敬地去邀请几位有名气的章哈,到摆满酒席的竹楼上或者喜庆场所来演唱。表演形式章哈演唱时的伴奏乐器主要用筚和玎。筚是竹笛,运用较广泛,多在生活演唱中使用;玎是竹制拉弦乐器,多在舞台演唱中使用。
传统章哈演唱有独唱、对唱两种形式,对唱包括赛唱。
演唱时有两种伴奏形式:一种是以近似于二胡的拉弦乐器定伴奏,演唱内容多为山歌、情歌,是小伙子对姑娘倾诉衷肠的常用方式,称作“哈赛定”;另一种是以形似竹笛的但装有单铜吹管乐器篦伴奏的,称作哈赛篦,有见什么就唱什么的即兴演唱,有程式的祝福歌、祈祷歌,还有固定唱本的叙事长歌等,多在喜庆场合演唱。章哈伴奏曲调的旋律与唱词语调高低联系密切,朗诵性与歌唱性有机结合,常用滑音、颤音、装饰音等,富有柔美抒情的特色。
傣歌,正是按照水流声和嘎兰多鸟的叫声而成歌调的。所以,自古来,傣歌总是清脆悦耳、缠绵柔软、婉转动听、高低起伏、波浪式的进行。
章哈伴奏声部采用跟腔形式,偶尔出现支声复调的因素,故有相对的独立性。章哈唱词句数字数不固定,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有多种押韵方式,平仄格律无严格要求,但注意声调、语调与旋律升降走向的大体一致,具有浓郁的宣叙性特征。曲艺特征章哈的前身是傣族原始歌谣即傣族古歌谣,歌词简单含蓄但寓意深刻。如:《关门歌》、《摘果歌》、《闹火塘》、《下雨歌》、《睡觉歌》等。傣族古歌谣唱的调式、旋律也很简单,和傣语的发音音调差不多。
由于章哈调具有抒情性与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其曲头甩腔---基本曲调反复---曲尾衬腔的曲式结构几乎在传承过程中无太大变化,但基本曲调也并非一成不变,在表达不同的生活内容时,章哈总是根据感情及语言要求予以灵活运用,并作不同的处理和发展。所以,唱词的即兴性也决定了其旋律、音调的即兴性。
在傣族地区,章哈的价值非同小可,他们既是贝叶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创作者与传播者,又是傣族文学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据调查,在西双版纳州,群众公认的章哈歌手有1000多人,差不多每300人中就有一名章哈歌手。章哈不仅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中流传广、影响深,在德宏傣族地区亦是如此(德宏傣族称章哈歌手为哈鸾哄或喊门当)。
同时,在缅甸、老挝、泰国的傣族地区也很盛行,且相互影响。傣族地区村村寨寨有章哈歌手。对于傣家人来说,成了章哈歌手,就被群众看成是有一定学问、有一定地位的人了,他们必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由于傣族喜歌善歌,所以歌咏活动十分普遍,几乎每个傣族群众都会唱一些歌。会唱歌的人不一定是章哈,要得到章哈的头衔必须经过拜师学艺。
据传,学习演唱章哈调的程序是:学习者要事先准备蜡烛两支,白布数丈,香米、白米数筒,酒数杯,摆在小蔑桌上,点燃蜡烛,对天向神仙求灵。之后,师傅才开始教。师傅教的时候,一般是先教一点,如果满意,就教下去,如果不够条件(诸如天资方面的不足),就不再教了。传承意义章哈曲目众多,保存了诸多傣族最原始古老的歌谣、神话和传说。它兴盛时期曾产生过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温等享誉全国的著名艺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章哈的发展趋向现代化和通俗化。在泰缅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傣语流行歌曲流传开来,使传统章哈面临严峻挑战,创造性地继承源远流长的章哈艺术的紧迫性日愈凸现。
近年来,老一辈章哈歌手逐渐老去、相继离世,加上傣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各种外来的艺术和娱乐形式涌入傣族地区,傣族民间听章哈的风习已远不及以往。今已无知名章哈歌手,一些长篇的演唱内容也逐渐失传,章哈的生存面临危机,亟待加以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