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剪贴

历史源流源于明代中叶,当时的传统工艺从麦秆团扇蕊剪贴脱胎而来,到清代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据传是由艺人倪仁吉首创,后曾一度绝迹,至清代同治年间民间艺人金翠娥挖掘制作,得以流传。每逢春麦收获季节,民间艺人选麦秆中光洁者,经漂白、染色压成麦秆薄片,剪贴于白绢或纸板上,用麦秸逐层粘贴(堆)成画面。一般运用国画形式构图。嵌于镜框内,作为欣赏品。也有用麦秆贴作为嫁妆饰物及扇芯等。

建国后,麦秆贴画的技艺有很大发展,从单一的平面剪贴发展到立体剪贴造型,如立体堆贴成金鱼、鸳鸯、锦鸡、熊猫等。并有以麦秆工艺制成花瓶的插花及书签。仙桃麦秆剪贴仙桃麦秆剪贴又称邓氏麦秆画,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麦秆剪贴乃中国一绝,世界独有,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道光年间传入沔阳(今仙桃),曾广泛分布于湖广,是沔阳麦秆画的源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以书画,立体浮雕为主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仙桃麦秆剪贴是中国工艺美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仙桃麦秆画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创新,构图主要以荆楚文化为背景,以湖北鱼米水乡特色为题材而创作,从单纯的平面雕刻发展至半立体乃至全立体的工艺,并且沿用前辈制作工艺,使作品成为既美观又环保的绿色艺术品。邓氏麦秆画大致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湖广沔阳州举子邓绰堂(字雅儒)进京殿试,候榜期间盘缠告罄,于郊外取材制作麦秆画于市,王公大臣争相购买,聚京举子莫不惊羡。故进士及第,钦点翰林,编修闲暇研磨此画技艺,日趋完美,形成一门独特的艺术秘传于嗣。辞官归田后回祖籍,开始在仙桃流传,并逐步形成与仙桃地区风俗习惯,大众审美相适应的邓氏麦秆画。2013年仙桃麦秆剪贴传承人邓友谱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14年12月3日,仙桃麦秆剪贴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潮州麦秆剪贴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物形式出现。乡村艺人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后来逐步演化成麦秆剪贴画。潮州麦秆剪贴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水族和山水。表现形式有本色和套色两种。本色是指麦秆本身的金、棕赤色,通过剪刻,贴在深色衬纸或薄板、绸缎上。套色则是将麦秆染上各种颜色,裁剪后粘贴于薄板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麦秆剪贴画有潮州刺绣的纤细,有中国画的韵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丰麦秆剪贴2014年12月3日,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53项,其中,河南省18个项目成功入选。清丰县传统美术麦秆剪贴被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聂氏麦秆画也是目前在中原地区规模和影响较大、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较好的麦秆画品种之一,在民俗学、绘画艺术、民间技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此次被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名录,将推动清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的台阶,也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推我县文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传承意义麦秆画因其制材料为麦秆而得名,是一种洋溢着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剪贴艺术,象征着吉祥和丰收。所以它是有特殊含义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