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学校时,老师会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会回答成为科学家。同学们和老师都会夸赞我的志向高尚。长大后,领导会询问我的职业目标,我将回答升职加薪,这样领导和同事们也会称赞我有上进心。
无论是小时候追求科学研究的梦想还是长大后的职业发展,都被社会普遍认可为正确的人生选择。如果我提出了不同于常人的观点,比如说小时候希望成为富人,长大后却渴望成为科学家,那么周围的人可能就会对此嗤之以鼻。
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一致的“人生观”呢?然而,不管答案如何,它与我何干?
回忆起战国时代的一次偶遇,当时庄周——一个闲散不羁的哲学者,与他的朋友惠施——魏国相国兼著名策士,在濠水桥边漫步。那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幽默的日子。
庄周看着桥下游弋的小鱼,仿佛自己一样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活。他感慨道:“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就是它们快乐的样子。”
惠施插嘴道:“你又不是鱼,你怎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周反问道:“你又不是我,你怎能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吗?”
惠施严肃地指出:“既然我们都不是彼此,就无法证明对方了解或不了解事物。”
庄周微笑着回应:“好吧,让我们从头开始。你先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这明显是在假设你已经理解了我的感受,然后再提出问题。但是我确实是在濠水桥上理解到这一点。”
然后,他便离开了,而留下的只是一位疑惑且略带愤怒的情绪中的惠施,他追上了庄周,并急切地请求解释自己的诡辩技巧。
但庄 周只是继续唱歌走远,一副完全不介意他人的看法模样。这场对话就像是《秋水》篇中所描述的一幕,是两位思想家的智慧碰撞与幽默表达,也是对于“认同”的深刻思考。
正如那段故事所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念,不需要别人的认同来定义我们的价值。而那些想要评判他人生活方式的人,也许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非试图改变或影响他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