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学校时,老师会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会回答成为科学家,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夸赞我的志向高远。长大后,领导会询问我的职业目标,我将回答追求升职加薪,这些都被社会普遍认同为成功的生活方式。如果我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小时候希望当富豪,但长大后却说想成为科学家,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我感到困惑或不屑。
那么,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一个共同的人生观呢?不过,无论有没有这样的观点,与我的人生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忆起战国时代的一个午后,我们的大闲人庄周与他的朋友——那位时任魏国相国、著名的策士以及名家的创始人惠施,一起漫步于濠水桥旁。庄周看着桥下清澈的河水中游弋的鲦鱼,它们似乎享受着一种宁静自得的快乐,他不禁伸了个懒腰,对这份鱼儿的悠然自得感慨道:“这是鱼儿快乐的一种表现。”
一旁听着的惠施见到庄周这种无所作为、贫穷而且毫无进取心,不由得批评他:“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快乐呢?”
庄周也轻松地反驳道:“你既然不是我,又怎能确定我不知道鱼儿快乐吗?”
惠施冷静地解释道:“虽然你不是魚,所以自然不知道魚之樂;而且,即使是你自己,也无法证明你知道魚之樂。”
两人就这样一直争论下去,只是越来越深入,而他们之间关于“知”、“不知”的问题则愈发复杂。
最终,在《秋水》篇中,庄子以其独特的情趣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宽广的人生哲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定义自己的幸福,而这个幸福并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就是庄子的“无为而治”,即让事情自然发展,不强求也不干预。
但愿这便是我想要表达的人生观。而对于那些不同意的人,也许我们只需微笑并继续前行,因为我们的选择与你们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