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他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陶弘景在医药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科学整理。他从自己名医别录编中挑选出了三百六十五种新品种附入《神农本草经》,使原书只有三百六十五种的药物增加到七百三十种,并予以一一订正、调整、分类注释,编成《本草经集注》一书。这部著作具有明显特点:改进了药物的一般分类法,将三品分类发展到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种分类,这样的分类方法后来成为我国古代药物分类的标准方法,在以后的一千多年间,一直被沿用,并加以发展。此外,他还总结了诸病通用的药物,便于临床参考,对医药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陶弘景不仅是医学家的同时,他还是文学家的。他写过很多文章,如《答谢中书书》,已被收入初中课本。他的画作如“二牛图”、“山居图”、“瘗鹤铭”,清真无瑕,为文人墨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与梁武帝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即便他不出山为官,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大约在535年左右,他给梁武帝写了一首诗和画了一幅画作为回答,这幅画展示了两头牛,其中一头自由自在地吃水 草,而另一头却被带着金笼头,被人牵引,这反映出他的态度——既愿意帮助国家,也希望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尽管如此,当时的人们依然尊称他为“山中宰相”,因为即使身处隐逸之地,他也能提供宝贵意见,无论是关于治国安邦还是其他问题。当时王公贵戚前来咨询,他会亲自接待,他们将其称作“参候相续”。然而,由于频繁而又庞大的请问,他决定建造一个更大的避风港——一个位于高台上的楼房,那里他可以更加专心致志地研读文献,与世无争。在那里,即便是皇帝求助,也只能通过信件或派遣使者才能得到回复,这样做已经足够体现出他的拒绝朝廷职务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