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美丽与丑恶、善良与不善,皆源于老子无为之智。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人皆知美好之物为美好,斯乃以丑恶相生;皆知善行之事为善行,斯乃以不善相生。故有无相依存,难易相成就,长短相形容,高下相倾斜,音声相和谐,前后随序恒久。这是故圣人处于无为之事,不言而教化万物。万物兴起而不辞让生育,而非自我所有,为事而不恃强,是功成自然忘其业。夫唯忘功,所以能常在。
帛书修正版:天下人皆知美好者以为美好,则有丑恶矣;皆知善行者以为善行,则有不善矣。有无之生成也,在难易之间,以成就也;长短之形,以对比也;高下之盈,以多寡也;音声和鸣,以调律也;先后随序,以恒久也。这是故圣人居于无为治世,不言而教化万物。万物兴起而弗始作,为而弗恃强,是成功自然忘其所得业。夫唯弗恃,所以能常在焉。
两个版本虽异,但义同。在此,我将以帛书修正版来阐述。
"天下"指世间的众生,“皆”字用来表示普遍性,“知”字则意味着理解和认识,“美”字既包含了外表上的光彩,也含义深远的优雅,“恶”字则是指缺乏光彩或令人厌恶的状态,“斯”的用法类似“这”,表示因为什么,而“已”则表示已经如此。“无”的概念包括了没有或缺乏,以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而“相”字显然是在这里用来比较、联系两种不同情况。“生”的含义包括了存在、产生以及生命本身、“难”的意思就是困难或者艰辛,而“易”的则意味着容易或者顺利,这里指的是达到某个目标时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成”的意义当然包含了完成和成功,但同时还可能暗示了一定的内涵,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形”的意思是形象,或许还有隐喻性的理解,如一个东西是否符合它应有的样子?“盈”的含意可以简单理解为空间中填满,也可看作是一种丰富多样的感觉,与古代文化中的观念有关。“音声和鸣”,这里涉及到音乐学里的声音组合问题,有单音也有复杂的声音构造,比喻不同的思想或行为方式如何协调共存、“前后随序”,这是时间流逝过程中事件发生顺序的一种描述,同时也是一种宇宙秩序的体现。
第一句的大意便明确地说明:世界上的人们都清楚地知道那些被认为漂亮的事物其实都是因为它们与那些被认为是不好的东西形成对比才显得那么迷人的。但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那些被称赞擅长的事情,其实只是因为这些事情隐藏着一些不足或错误。而这样的辨别标准,就像鲜花背后的败叶一样,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第二句大意进一步解释道:“因此,我们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着‘有’与‘无’这两大概念,它们互相关联且不可分割。一件事情是否困难还是容易完全取决于最终实现它所需投入多少力量。一件东西是否真的很长还是很短,还要看它放在一起的时候哪一个会显得更多或者少些。一件事物是否真的很高还是很低,只要放在一起就会出现谁更占优势的情景。不论是一个声音单纯还是复杂,只要能够形成悦耳的旋律,它们就能够共同演绎出动听的歌曲。而任何事务都会按照一定规律向前发展,一定方向移动,这种运动之间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
第三至五句接着说:“所以,那些真正伟大的君主,他们不会去直接亲自操控国家大计,他们会根据国家发展规律做出安排,让人民自然遵循这些规律去推动国家繁荣昌盛。但他们并不会通过口头教育去引导人民,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智慧把握国家发展规律,从中指导人们明白怎么做才能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最后几句话总结说:“这样一来,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政治领域,每一次新的开始似乎都是由别人的手触发,而不是我们自己首创,但我们的这种高尚品质,使我们从未尝试过争夺功绩,因为我们的贡献仿佛从未存在过。在这一点上,我们跟历史上的许多文明如同血脉连接一样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