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派人物历世真仙体道通鑑卷之二十六岂不知其中蕴藏的智慧与修为

許太史,字敬之,世居許昌,以道家學派人物聞名遐迩。其祖琰、父肅乃高節不仕之士,母夫人夢金鳳珠墜掌中生真君。真君早慧通曉古今典籍,尤精神仙術。

真君任蜀郡旌陽縣令時,其德行被民所仰依。當百里遠隔之際,他選賢良者以導民心,更創辦了教育設施,使爭競消除,一片和諧平衡的社會環境得以建立。他還使用靈丹治療饑荒中的疾病,並與人共享資源,實現了土地的公益性使用。

在飛昇後,他留下了一部金丹寶經、銅符鐵券及其他祕法,這些都傳給他的弟子。他的教誨深受尊敬,被稱為孝道明王之一。在仙界中,他獲得了玉皇玄譜的尊稱,並領導十二辰配十二國的分野管理工作。

有關於他的一些故事,如栢林觀、崇道觀、龍城觀等,都成為了後來人的景點和朝覲地點。而他對抗妖魔鬼怪,以及對付巨蛇等災害的事蹟,也被視為是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象徵。

此外,有詩人如宋朝道士萬中行和張天覺都曾歌頌過許太史的英勇事蹟,其中萬中行有詩云:“昔有長蛇肆毒威,旌陽曾此候誅夷”,這正是記錄著許太史如何用劔星交下鬼神悲,在一千年後俄興廢,可惜陰功無盡期;張天覺也有卓劔泉詩云:“卓劔遽成巖下井,待時遙動日中烏”,這也描述了許太史如何在海昏妖孽面前挺身而出,用符使怒飛淩谷口,一舉解除了所有邪惡勢力。